首页>健康>资讯
落地“全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积极促进“名中医返乡惠民工程” ——全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辛集)站拉开帷幕
人民政协网6月16日电(记者 陈晶)日前,全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辛集)站正式拉开帷幕。此站活动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域药物经济学发展应用中心,辛集市卫生健康局联合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焦树德学术传承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绿色疗法专业委员会、北京树德堂中医研究院、北京中科盛元中医研究院、辛集市中医院参与承办。本次培训同步与“焦树德学术思想与中医文化传承暨药食同源产业对接会”同期进行。“尪痹”辨治体系,为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开辟了新路径。岐黄学者、中医名家、辛集市百位中医从业者及乡村医生齐聚一堂,互动交流、凝聚共识、激发智慧,共同探讨如何在中医振兴之路上以“守正”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共同书写中医药事业的新篇章,为健康中国、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医智慧。
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并解决目前健康乡村建设面临的中医药能力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健康乡村建设、促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发起“全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和“名中医返乡惠民工程”。两项工程相辅相成,不仅关注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更着眼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普及,对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众健康水平,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深远的意义。
河北辛集市近几年大力挖掘本土名人,引乡贤名家回祖籍将其思想与功绩参与推动当地发展相关联,本次对接会和乡医培训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与辛集市政府联手推动“名中医返乡惠民工程”和“全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的落地举措。这次活动同步开展了学术交流还进行了药食同源产业落地对接,焦树德门人(陈勇)传承工作站揭牌;北京树德堂中医研究院与辛集市政府签约并向辛集市政府捐献药食同源方剂;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分别与辛集市卫生健康局和辛集市中医院签署了党建联学联建协议。全国政协委员、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张洪春;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北门信泰中医医院院长王遵来;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焦树德门人、(陈勇)传承工作站传承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陈勇;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王伟钢、李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和天、
辛集市委副书记、市长宗振华主持了对接会和开班仪式并致辞。他表示,这次盛会既是对焦树德先生学术思想的全面弘扬,更是为药食同源产业绘就的崭新篇章,希望通过此次对接会,搭建起学术与产业沟通的桥梁,促进双方的协同发展。辛集将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医药振兴的东风,打造融汇“名医、名方、名药、名产”,贯通“文、产、学、研、用”的药食同源健康产业新高地。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职副会长陈建强致辞说,辛集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深耕中医药文化传承与药食同源产业融合,打造了“种植-科研-生产-康养”全产业链条,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中医药活力。希望与会专家围绕“焦派学术的临床价值与现代应用”“药食同源产品的标准化与产业化”等议题深入研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药食同源真正惠及百姓健康。
辛集市副市长刘士民;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陈建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业务主管社会组织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