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军事历史
甄家庄歼灭战
1943年秋季,日军倾巢出动,对晋西北进行“大扫荡”。
9月底,日军第85大队700余人、伪军100多人,分两路奔袭兴县的晋绥军区领导机关所在地。由于该大队曾经在田家会战斗中,被358旅重创过一次,为了报仇,他们更加凶残地向我军进攻。
为了消灭这股孤军深入的敌人,晋绥军区先后集中了7个团的兵力,由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周士第、晋绥第三军分区参谋长李夫克、八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贵波等指挥这场战斗。
10月5日拂晓,我方迅速完成了对敌包围。日军85大队自然不甘束手就擒,他们向东南方向的白文镇老巢突围,在连续遭到袭击后于花子村固守待援。6日晚,敌军再向南突围,沿途又接二连三遭到我军的伏击和阻击。7日午后在飞机掩护下,逃至甄家庄东南高地,屡次重创的85大队已伤亡过半,剩下200多人弹尽粮绝,只能靠飞机空投救援。
周士第、李夫克、罗贵波等迅速调整部署,令36团在南,特务团在东,17团在北,26团和21团在西,将敌第三次四面围住。
围攻甄家庄高地的战斗进行了一天一夜后,我方指挥官判断,甄家庄以东是日伪控制的岚(县)离(石)公路,距赤坚岭和王狮据点很近,85大队可能会东逃,决定诱其入网,于是令军区特务团埋伏在甄家庄东面,36团埋伏在东北面,其他三面则虚张攻势,迫敌东逃。
李夫克和罗贵波在兴庄村山梁上一个窑洞中开设了指挥部。夜间12时以后,军区司令部通讯员送来周士第一封信,通报敌人准备从曹家沟突围,令立即组织追击。李夫克正在看信,突然得知敌人摸来了,他立即命令部队发起战斗,并率指挥所向山下的兴庄转移。
在半山腰,李夫克听到枪弹声非常激烈,可军区信上又说敌人是从东北面的曹家沟突围。李夫克估计敌人可能想趁夜袭击,目的就是掩护大队从曹家沟突围。于是,他立马赶到2公里外的花子村,吩咐26团团长带上4个连队,跟着他追击逃敌。部队快到曹家沟时,天刚蒙蒙亮。突然,日军飞机飞来,甄家庄高地上又放起烟雾信号,原来日军还在山上,并未突围,而曹家沟附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通向我方指挥所的日军脚印。
通过分析,李夫克了解了敌夜袭兴庄的真实意图。原来固守在甄家庄高地之敌,白天看到李夫克、罗贵波所在窑洞有多人出入,判断这是八路军指挥所,又发现周围部队不多,于是决定夜间偷袭,企图以此反败为胜。深夜,日军组成100多人的突击队,先向北攻击17团防地到曹家沟,被军区侦察员发现。军区认为敌要从曹家沟突围,立即命令李夫克追击,谁知日军并未东逃,反而掉头向西,翻过了17团背后的山梁,直奔李夫克的指挥所。
敌人为防扑空,突击队兵分两路,一路偷袭指挥所,另一路突击兴庄。由于哨兵及时发现,在山上的敌人没有得手,于是就跟着向山下的兴庄攻击,兴庄本来只有分区司令部少数人员驻守,正好当晚17团两个连从阵地换防到村里休息,敌人一打,我方军队借助有利地形英勇抵抗,日军见偷袭不成,不敢恋战,顺着无人防守的山沟,抄近路逃回甄家庄高地。
10日9时,陷入绝境的残敌企图向东冒险突围。在郑家岔附近遭到我特务团的伏击,并切断了其后路。垂死挣扎的残敌集中力量冲锋5次,均被我方击退。后来,我追击部队赶到,通过前后夹击,将其大部歼灭。11日拂晓,在3架飞机掩护下,残敌逃入据点。
在7天7夜激战中,歼灭日军85大队700余人,伪军百余人,缴获枪支200余支,子弹3000多发。李夫克作为前线指挥员之一,前后11天几乎没有睡过觉,并患了严重的感冒,战斗结束后,周士第和李夫克都是被担架抬下战场的。
通过甄家庄歼灭战,李夫克等我方指挥官感到日军战术比较高明,他们在身陷绝境后,竟然敢偷袭我方指挥所,好在我军没有掉以轻心,最后取得胜利。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知道这件事后,要李夫克等人好好研究日寇的战略战术,为抗日战争全面胜利总结战略战术经验。(刘新龙)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