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口述历史

李兆麟抢背伤员

2025年06月17日 10:05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刘忠民 口述

1936年冬,党组织派我到富锦县去做县委书记兼联军办事处主任工作,因此有机会和转战在这一带的李兆麟同志接触。

一天清晨,抗联部队在笔架山东侧的一个小屯准备出发时,侦察员飞马来报:日军约有五六百人的讨伐队摸上来了。

一场战斗已经不可避免,为了不使屯里老乡遭受战火的伤害,兆麟同志当即指示:迅速抢占屯西北的高地。

我军刚刚布置就绪,大批日寇在迫击炮火的掩护下蜂拥而上,一场战斗打响了。突然,有四五十敌人向兆麟同志的指挥处扑来,而他身旁只有十几个通讯班的小战士。战士们急了,要求兆麟同志马上到后面去,兆麟同志严肃地说:“在后面怎么指挥?我们准备战斗!”说话间,他把自己的手枪递给通讯员小赵,随手拿来他的三八式马枪,伏在阵地上向日军瞄准。战士们只得跟了上去。当敌人冲到近处时,兆麟同志的枪响了,小战士们接上去一阵猛打,有十七八个鬼子被撂倒,剩下的敌人赶紧掉头逃窜……

整个战斗进行得很顺利,敌人的猖狂进攻被压了回去。为了摆脱几倍于我的日军,兆麟同志命令部队撤离阵地。

敌人发现了我军的动向以后,又开始炮击。没走多远,一颗炮弹在兆麟同志身旁爆炸了,他骑的马被炸伤,小赵从马上掀了下来。兆麟同志疾步过去,抱起小赵,只见他腹部流血不止,急忙喊来卫生员,给身负重伤的小赵包扎了伤口。在大家争着背小赵撤退时,兆麟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什么时候还争?我体力比你们强。”说着背起小赵向前走去。

部队行进两三公里后,甩掉了敌人。小赵的呼吸声越来越微弱了。兆麟同志停住脚步,放下小赵,让他的头枕在自己的臂上,轻声呼唤着他的名字,可是小赵再也没睁开眼睛。兆麟同志悲痛地把小赵放在地上,然后打开自己的军毯,覆盖在他的身上……

[选自《黑龙江文史资料》(第5辑),文章由刘志勇整理]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