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资讯

架起两岸青年一起向未来的桥梁

——第二十三届海峡青年论坛在厦门市举办

2025年06月18日 08:44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image.png

在第二十三届海峡青年论坛期间,《长安三万里》闽南语版中高适的配音演员王希华,在现场用闽南语吟诵《燕歌行》。

6月14日至16日,鹭岛厦门迎来一场洋溢着青春活力与希望的盛会——第二十三届海峡青年论坛盛大开幕。本次论坛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精神,以“青春同心创未来,携手打拼谋复兴”为主题,吸引了约470名两岸青年代表齐聚一堂。他们跨越海峡,怀揣梦想与热情,在交流互动中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青春力量,携手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好画卷。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徐晓,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以及台湾主办单位代表出席论坛并致辞。

论坛现场,两岸青年围绕多个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气氛热烈非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台湾青年积极分享见解与经验。动画电影《哪吒2》艺术总监王毅讲述团队在创作中,如何将历经半个月雕琢的福建寿山石雕刻技艺融入电影画面,让古老传统美学在大银幕焕发光彩。“95后”动画设计师陈凌枭也分享了《哪吒2》玉虚宫银纹雕刻的创作细节,展示出两岸青年在文化创新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台北配音人员职业工会副理事长王希华,作为《长安三万里》闽南语版中高适的配音演员,在现场用闽南语吟诵《燕歌行》,熟悉乡音与千年唐音交织,引发台湾青年强烈共鸣。许多台湾青年感叹:“原来古诗和闽南语如此适配,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人折服。”台湾艺术创生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李永萍感慨道:“两岸青年站在巨人肩膀上,应携手挖掘中华文化富矿,创造璀璨未来。”

在两岸青年情感交流环节,一个个动人故事展现出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台湾张士箱家族第35世子孙张均凯,深情讲述自己的寻根故事。从泉州族谱到北京国博祖先墓志铭,从台湾云林县老家到福建晋江鉴湖乡祭祖仪式,他用家族322年迁徙史,诠释“国与家密不可分”。当病重叔公在拍摄当天奇迹般到场讲述家族史时,张均凯热泪盈眶,台下两岸青年也为之动容。台湾姑娘余纪萱与大陆丈夫齐阳刚也在论坛上分享甜蜜的爱情故事。他们从日本留学时因酸菜鱼结缘,到杭州安家后因同为客家人的方言共鸣,生活满是温馨。余纪萱笑着说:“在这里,我感受到婆婆用丽水烧饼传递的温情,也享受到两岸婚姻政策带来的获得感。”他们还携手推广茶文化,成为两岸融合的美好缩影。

近年来,越来越多台湾青年选择来大陆发展,大陆也为他们提供广阔舞台与有力支持。厦门独甪兽影视创始人江国铭展示首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激动地说:“以前进入大陆市场,必须通过大陆公司发行,现在有了这张证,我们可以独立制作发行剧集,直接对接市场资源,大大简化了程序。”福建发布的第四批惠台利民政策措施,给台湾创业者带来极大便利。江国铭敏锐捕捉到AIGC技术潜力,与大陆青年陈铎共创两岸首部AI短剧《回家》,还打造融合“三太子”形象的AIGC动画IP——《活宝档案》。AINEXT继来之人工智能创始人陈铎表示:“跟台湾青年一起创作AI作品时,大家没有隔阂,不断有新灵感迸发。”去年,他作为两岸青年新闻营的AIGC导师,见证200多位两岸青年用AI共创歌曲《奶茶之约》。科技,正成为两岸青年交流合作的新桥梁。

论坛尾声,“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颁奖仪式将气氛推向高潮。从闽台乡建乡创项目,到中西医康养平台,十大获奖项目涵盖多个领域,展现出台湾青年在大陆发展的优秀成果,也激励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追梦。自2003年创办以来,海峡青年论坛已累计吸引2万余名两岸青年相聚交流。本届论坛中台湾青年的积极参与和在大陆的精彩发展,充分传递出两岸青年交流“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的强烈信号。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台湾青年踏上大陆这片土地,与大陆青年携手共进,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等领域发光发热,为两岸融合发展、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 高杨)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