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穆旦勇闯野人山

2025年06月18日 09:23  |  作者:夏明亮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艰难的相持阶段。时年24岁的诗人穆旦毅然投笔从戎,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赴缅远征军,担任中校翻译官。

当时,因为中英高层在战役目标上存在的严重分歧,加之指挥上的严重失误,导致远征军陷入了空前的困境。4月,战略要地腊戍、棠寄相继失守,日军不仅截断了远征军的大后方,而且对远征军形成了大包围之态势。5月上旬,日军以优势兵力组成的快速纵队从缅甸攻入中国境内,中国远征军奉命经野人山向国境撤退。

野人山位于中国和缅甸、印度交界处,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莽荒之地,在缅甸语里被称为“魔鬼居住的地界”。密不透风的热带雨林,无处不在的瘴气,处处陷阱的沼泽地,以及蚊虫成群、蟒蛇出没、蚂蝗横行的凶险环境,让行军其间的将士们时时处处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由于大撤退前准备工作做得极其不充分,军需物资极度匮乏。没有火具,将士们就用石头撞击干枯枝叶取火;没有饮用水喝,将士们只能咀嚼树叶解渴;肚子饿了,将士们就用钢盔煮芭蕉树根吃。由于没有食物、没有补给、缺医少药,大批士兵倒在了路边,惨死在异国他乡。在行军途中,穆旦目睹一位军人的尸体,被蚂蚁啃食得只剩下一堆白骨,但脚上仍旧穿着一双完整的军鞋。其惨状,令人不寒而栗。

在日军炮火和子弹的追击下,穆旦随大部队在野人山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兜兜转转,翻山越岭,忍受着饥饿、寒冷、疾病的压迫,踏着战友们的尸骨艰难行进,历经数月,才逃出“吃人”的野人山。这次九死一生的“死亡之旅”,成为他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经历。这一切,化作一句句艰涩而沉重的诗句。在诗作《森林之歌——祭野人山死难的兵士》中,他这样写道:“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夏明亮)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