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供应链“反脆弱”,联想模式了解一下
近日,全球供应链权威榜单“Gartner Top 25”公布了其2025年最新排名,联想集团再次进入前十,位居第八,比去年提升2位。资料显示,自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发布以来,联想集团已上榜11次,是中国企业上榜次数的第一梯队。今年也是联想集团连续第4年进入前十。
资料显示,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评选标准素来以全面而严苛著称——既涵盖了业务绩效、公开财务与ESG数据,更有同行和分析师的专业评议,其评选标准已成行业重要风向标。
业界普遍认为,全球排名第八,是对联想集团在全球供应链的卓越运营管理、前瞻性AI应用、坚实全球布局及负责任的ESG实践的全面肯定,同时也印证了联想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中,所展现出的超凡韧性、创新实力和领先管理水平。
“多年来,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一直为其战略性增长提供支持。”Gartner在发布排名的同时评价称,联想集团还在Agentic AI(代理式人工智能) 方面取得了进展,并将其创新技术应用于自身,这些技术能为整个端到端的供应链提供可视性,用于风险预警、提升决策质量以及支持自动化流程。
“供应链变得越来越复杂,仅仅保持韧性已经不够了。”联想集团基础设施业务集团(ISG)全球供应链副总裁Ben Massie表示,联想现在专注于变得“反脆弱”——不仅能经受住中断,还能从中变得更强大。而联想全球供应链能力的持续领先和“反脆弱”能力的建立,则离不开对人工智能(AI)等创新科技的深度融合与战略性投入。
“为了打造客户所期待的技术,我们需要以身作则。”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集团运营官杜哲民说,通过将人工智能融入
资料显示,早在2017年,联想全球供应链就开启了数字化转型1.0征程,2023年开始迈向数智化转型2.0,其中AI成为核心驱动力,聚焦“互联互通、协同智能”。在1.0时期,联想集团推出供应链智能控制塔(SCI),它利用人工智能实现端到端的可视化、动态资源分配和风险预测,以提高运营效率。在去年的链博会上,联想集团更进一步,展示了在供应链智能控制塔(SCI)基础上打造的iChain供应链智能体。
“在我们的系统中应用人工智能最终能让我们的客户受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负责人关伟表示,人工智能驱动的客户情绪分析提供了对客户需求和常见问题的更深入洞察,从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并改善了与保修相关的绩效。
在今年5月的全球供应商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曾表示,在“史上最好年份之一”的业绩背后,是联想集团不断增强的两大核心竞争优势——卓越的运营和领先的创新。
就运营而言,多年来,联想打造了端到端整合的全球运营体系,形成了独特的“自主制造+外包生产(ODM+)”模式,在全球11个市场设有30多个自营或合作的制造基地,形成了“中国+N”的战略布局,并借此构建了“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运营模式。这让联想集团能够迅速响应不同市场需求,有效抵御区域性风险。
另据了解,在积极巩固现有优势的同时,联想也持续拓展全球足迹,成为新一轮中企出海浪潮的探索者。今年2月,联想集团与Alat合作,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破土动工建设新的制造基地,计划于2026年投入运营,预计年产数百万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和服务器。全球制造足迹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韧性,使公司能够快速应对各种变化。(崔吕萍)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