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资讯
应用于海洋预报减灾、海洋工程建设、海上应急搜救、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勘探等领域
中国全球海洋融合数据集正式发布人民政协网6月19日电(记者 高志民)中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牵头在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举办的“启智海洋:创新科学引领行动,共促可持续的未来”边会上,面向国际公开发布了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牵头研发的中国全球海洋融合数据集1.0。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大会以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SDG14)为指引,总主题是“加快行动,动员所有行动者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大会三个主要优先事项包括:一是推动圆满完成海洋相关多边进程,提升海洋保护雄心;二是为 SDG14筹资并支持可持续蓝色经济发展;三是夯实和传播海洋科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制定政策。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为期5天,举行10场全体会议、10场海洋行动专题论坛。据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依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海洋环境快速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实施,联合清华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和单位,广泛收集全球40多个公开共享海洋环境数据,并结合我国已公开发布的海洋数据,数据总量超600TB,采用了数据与物理混合驱动的大数据智能方法以及稀疏观测数据迁移重构技术,历经4年研发构建了长时序、高精度、高质量的中国全球海洋融合数据集。
相较同类国际主流数据集,CGOF1.0取得了多方面突破:一是多来源数据,几乎覆盖了国内外主流海洋观测数据、海洋卫星遥感数据、客观分析/再分析产品、模式模拟数据,并适当融入我国自主观测数据。二是
CGOF1.0已在我国海洋预报减灾、海洋工程建设、海上应急搜救、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勘探等海洋信息技术国际合作等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应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未来可面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提供中国海洋公共产品、中国技术和中国贡献,践行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责任担当。
CGOF1.0已同步在中文网站“中国海洋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海洋云),以及英文网站“全球海洋和海洋气象资料中心中国中心”公开发布,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数据产品服务。
编辑: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