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4~2025)》发布: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责任落实

2025年06月20日 17:09  |  作者:杨岚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杨岚)近日,南京林业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4~2025)》(以下简称“绿皮书”)。绿皮书提出,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责任落实。

绿皮书分为总报告、评价研究篇、绿色生产力篇、政策研究篇与实践案例篇五个部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展开研究,以期为国家和地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绿皮书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以绿色生产力为引领,强调治污能力和减排技术进步、环境治理制度创新等。这种绿色生产力不仅关注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效率,更注重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在这一框架下,绿色低碳经济的内涵得到丰富。绿色低碳经济不仅是环保产业,而且是涵盖从生产、消费到资源循环利用各环节的全产业链,强调在经济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绿皮书提出,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传统化石能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绿色生产力强调通过减排或治污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例如,制造业可以通过引入新能源技术、智能化设备和绿色设计理念,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同时,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引导与支持至关重要。政府部门应当通过采取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激励控排企业和重点排放单位在绿色技术研发、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加大投资力度。例如,设立绿色信贷、绿色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模式。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绿色经济的监管,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环保标准,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绿皮书中提到。

此外,绿皮书认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需要依托绿色资源要素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相比,绿色资源要素市场具有独特性,即绿色资产是企业的附属资产。随着排污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权交易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绿色资源要素市场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削弱了传统生产方式对要素供给产生的负面影响。绿色资源要素同其他要素相比,在技术创新等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绿色资源要素具有可持续性等特征,与传统能源消费的单一性不同。绿色资源要素可以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消费等环节,能够促进企业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进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利益的统一。推动绿色资源要素与其他实体产业结合形成绿色资本,也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够促进“三高”型企业向清洁型企业转变,实现与国际绿色生产经营标准体系的对接。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