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建议——
一、 推动关键技术突破,重点发展车网级动力电池和车网融合技术,推进车网动力电池和车网融合相关技术源头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
二、 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依托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平台,建设“车网融合”本硕博学科体系。
三、 厘清战略定位,强化科普宣传和应用示范,调动相关产业和电动车用户参与电网调节的积极性。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