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统一战线>党外知识分子
吕雅婷:在传承中“雕刻”创新
吕雅婷在陶瓷工作室验品
“我们曾带玲珑瓷去过许多国家展览,最近的一次在今年4月,玲珑瓷手工艺品亮相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玲珑瓷能走出国门被不同国家的外国友人看到,作为传承人,我感到十分荣幸。” 作为景德镇玲珑釉配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说起玲珑瓷在国际平台的出色表现,江西省欧美同学会会员吕雅婷总是自豪而开心。
而开启了她走向传承之路大门的,正是吕雅婷留学期间的一次偶然经历。“我日常很喜欢参观不同国家的博物馆、艺术馆,当在异国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总能看到来自家乡的青花瓷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些青花瓷不仅仅是器物,更像是传播文化的使者,向世界讲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
世界各地博物馆的经历唤醒了吕雅婷内心深处对陶瓷技艺的情感,也让她坚定了传承和发展玲珑瓷的决心。“文化自信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在了解世界的基础上,更加珍视自己的传统。”她说。
回国后,吕雅婷从最基础的釉料配方学起,她敏锐地发现,传统的玲珑瓷虽精美绝伦,但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下,面临着市场份额萎缩的困境,工艺创新迫在眉睫。
“传承不能仅靠情怀,更需要扎实的工艺与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特别是,基本功不牢,产品上市只会收到市场‘冷酷’的反馈。”一段时间内,“只知道创新不同的设计花样”的她坦言“走了弯路才明白,制作玲珑瓷最重要的是提升工艺水平”。
于是,她组建专业团队深度研究陶瓷工艺。“每年我们要在研究提升陶瓷工艺上花费许多时间与资金,付出大量的心血。”最终,经过三年时间,历经百余次烧制试验,她带领团队在传统白色玲珑釉基础上,成功研制出翡翠微晶玲珑釉,这种釉料如翡翠般晶莹透亮,颗粒均匀,在光下发色青如翡翠,细看可见其中析出的点点微晶,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虽然很辛苦,但只要出了精品,好的玲珑瓷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认可,我就觉得值了。”随后,她又研发出五彩玲珑釉,为玲珑瓷增添了更多色彩。
在致力于让玲珑瓷绽放光彩的同时,让吕雅婷欣喜的是,作为江西省欧美同学会会员,另外一个“家”给了她很多温暖和鼓励。“欧美同学会时常将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汇聚一堂,他们结合各自留学的国家的情况,为中国非遗手工艺制品‘走出去’提了许多真挚的建议。不久前我们还在景德镇开设外文服务中心,帮助会员企业家解决对外沟通的问题,有效助推产品出口,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收益的双赢。”
吕雅婷也始终铭记自己作为会员的责任和使命,希望能在自己有能力时反哺这个温暖的“家”。她主动将自己带领团队研发创新产品、拓展海外市场的经验汇总、分享,为其他有意向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会员提供借鉴。
在吕雅婷看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激活企业活力、带动家乡经济发展,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未来,我希望玲珑瓷这项非遗手工艺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吕雅婷表示,她将继续在传承非遗与创新道路上努力前行。(本报记者 陈姝延 通讯员 王威)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