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天津市政协建言——
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高质量发展本报讯(记者 张原 李宁馨)连日来,天津市政协主席王常松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讨论研究今年第一次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新能源、新材料、资源循环”及“生物医药、中医药”等7个专题工作组调研报告和发言材料。各调研组通过走访、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深入调研100余家企业,以精准协商成果,服务天津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天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之年。市政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委员围绕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课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市政协把“十五五”规划编制作为调研建言重点,组织召开“加快推进北京科技研发成果在天津转化落地,推动我市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等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
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委员们深入企业、园区和基层一线,走进制造业企业,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技术创新激励不足、人才引进政策不够灵活等问题;来到天开园,与创业者们交流,倾听他们在市场准入、融资渠道等方面的诉求,掌握经济运行中的第一手资料。
“要把各方面优势和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尤其是中小企业。”于海林委员认为,普惠性营商环境优化在制度层面的推进不够深入、工作机制不顺畅,企业创新能力面临创新人才匮乏和成本居高不下困境。发展经济要注重优化营商环境,其核心是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下大力气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难题,坚持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公正公平对待中小企业,破除不合理门槛和限制,实现大中小企业和各种所有制经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要下大力气支持高科技民营企业发展,按照新质生产力赋能的要求,加大财政、金融、土地、就业、市场等要素的匹配支持力度,大力推行高级人才知识产权保护和以技术专利参股获得权益的创新机制。”沈桂菊委员建议,在生产要素供应方面,打破国有、集体所有界限,破除优势产业的要素壁垒。
“要支持民营企业牵头重大技术攻关,加大AI大模型研发投入,探索数据要素赋能产业的新模式,以技术驱动产业链升级。”吕鹏辉委员建议,建立政企沟通机制与信用修复制度,推动“企业直报”系统与政府数据互联,完善灵活就业者的权益保障机制,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在调研中,委员们利用专业知识优势,精准把脉天津经济发展脉搏,围绕创新驱动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产业升级体制机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方面深入调研,为常委会会议建言献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市政协还通过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精准开展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活动,积极服务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更好助推工作落实。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