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广东东莞市政协举行“人才·书记面对面”协商座谈会
东江之畔掀起“芯”浪潮核心阅读
为利用好现有产业和科创基础,进一步壮大东莞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在近日召开的东莞市2025年“人才·书记面对面”协商座谈会上,多位专家人才代表建议:引导东莞本地企业深耕AI关键芯片相关的设计、制造、设备及材料领域;明确先进封装为东莞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增长极;规划建设专业产业园区。
广东省东莞市作为国际制造名城,如何通过产业升级,锻造新质生产力?日前,东莞市2025年“人才·书记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召开,16位专家人才代表与市委书记面对面,围绕“利用好现有产业和科创基础,进一步壮大我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主题协商交流,广泛凝聚智慧力量,助力东莞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调研“把脉”
今年年初召开的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更加厚实的硬实力担负好经济挑大梁重任。
立足东莞实际,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为政协点题——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东莞要利用好现有产业和科创基础,进一步壮大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
党委有部署,政协见行动。调研课题确定后,市政协迅速行动,会同市委组织部制定具体调研方案,组建调研队伍,围绕“利用好现有产业和科创基础,进一步壮大我市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主题,协力开展深入调研。
调研组前往松山湖、万江等8个镇街(园区),走访调研22家重点企业以及相关科研平台、高校、行业协会和投资机构。调研组还赴广州、深圳、合肥、无锡等多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调研组多次召开交流研讨会,立足东莞实际提出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的对策建议,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
对此,市委主要领导表示,“调研报告非常详细,既分析了本市的一些问题,也看到了全国产业版图和发展机遇,同时研究对比了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对我们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协商寻“良方”
协商会上,市政协邀请的16位专家人才中既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也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行业精英。
在3个多小时的协商讨论中,专家人才代表“聊”出了一个又一个有关产业发展的“金点子”:
“在人工智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应引导东莞本地企业深耕AI关键芯片相关的设计、制造、设备及材料领域。”
“建议将先进封装领域建立起来的先发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明确先进封装为东莞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增长极。”
“针对半导体产业重资产、长周期、高投入的特点,要秉持长期主义,凝聚产业链各方共识,持续投入技术攻坚。”
“建议锚定差异化发展路径,打造细分领域,激活智能传感器产业,强化创新平台能力建设,规划建设专业产业园区。”
……
市委主要领导边听边记,不时与大家互动交流。他强调,“各位专家人才认识深刻、见解独到,提出了很好的资政建议。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梳理有关意见建议,逐项抓好转化落实。”
“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吸纳大家提出的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完善专题调研报告,努力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有益参考。”市政协主要领导表示,市政协将不断健全协商机制、精心科学选题、完善协商内容,充分发挥“人才·书记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平台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本报记者 林仪 通讯员 陈年标)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