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中国古代读书故事》分享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

2025年06月23日 13:52  |  作者:张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 张丽)6月20日,《中国古代读书故事》分享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

微信截图_20250623134837

《中国古代读书故事》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的最新作品,为《古人谈读书》的姊妹篇。该书收录了中国古代先贤的80个读书故事,以年代为序,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先秦至两晋时期的读书故事,中编为南北朝至两宋时期的读书故事,下编为元明清时期的读书故事。该书推出的读书故事中,既有人们耳熟能详、流传很广的一些读书故事,如韦编三绝、孟母三迁、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程门立雪、手不释卷等读书故事,也有更多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读书故事,如牛角挂书、以杖自击、划粥割齑、以荻画地、牧羊读书、砍柴买纸、买臣负薪、忍辱苦读、者勤学等读书故事。

吴尚之表示,中华民族有着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读书传统,优秀的经史典籍承载了中华文明的文化根脉,铸就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底色。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华民族的出版传统与读书传统这两大优势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之一。近年来他整理挖掘了中国古代先贤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故事,《古人谈读书》出版之后,得到了许多读者的鼓励和肯定。借鉴古人读书的方法固然重要,而了解古人的读书故事,学习他们的读书精神同样重要。所以应读者建议,继《古人谈读书》之后他又创作了《中国古代读书故事》一书,深入挖掘、系统整理中国古代的读书故事,从中总结提炼中国古代先贤的读书精神。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教务长徐绍刚认为,《中国古代读书故事》是一个优秀的文化成果,结合阅读本书的思考,他谈了三点感受:第一,坚持阅读,守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脉。读书以立德,读书以明志,读书以培识,读书以养才,读书以广学,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书籍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继往开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古代读书故事》从古人读书故事中提炼出八项中国古代先贤的读书精神,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范本。第三,勇担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华文化”命名的中央级教育机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文化学院使命所系,责无旁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岩表示,《中国古代读书故事》用现在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特别能接受的语言风格来呈现,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总结了八项古代先贤读书精神,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的理想和情怀,又阐发了具有时代价值的读书理念,对我们多年来一直倡导的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和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读书故事》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形式与内涵,比如以绘本形式面向少年儿童阅读,或将典籍文献进一步细化补充,形成一部有深度、有检索功能和资料效用的图书,或借助新媒体等更多宣传媒介和视频、音频等更丰富的传播方式,不断扩大古代先贤读书故事与精神的影响力。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中国古代读书故事》的可贵之处在于对古代先贤读书故事的深度发掘与梳理,从儒家思想文化的中心孔子,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曾国藩,能看到一条清晰的思想脉络。期待吴会长能基于此前的研究与思考,继续深入探究中国阅读史,构建、丰富和补充我们阅读文化的版图,也期待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能够成为越来越多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精神滋养。

微信截图_20250623134857

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社长梁光玉表示,该书不仅对中国古代读书故事进行了生动精彩的描述,还进行了精当扼要的点评,并将中国古代先贤的读书精神浓缩提炼为八种读书精神,从理论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揭示了中华民族崇文重学的文化基因,可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次生动的实践。衷心希望以本次分享会为契机,让更多的读者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也期盼通过这些古代先贤勤学苦读的生动的故事,激励当代年轻人笃志好学、砥砺向前。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