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涉疆涉藏

丹青绘边疆和美 翰墨颂民族赞歌

——“和美边疆 民族同歌——新疆西藏美术作品展”侧记

2025年06月24日 08:09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天山绵延、戈壁浩瀚,新疆多民族兄弟姐妹在广袤的原野上纵马驰骋,迷人的草原风光与现代化城市交织碰撞,勾勒出新时代新疆的生机与活力;

雪域高原、茫茫白雪,藏族群众手捧哈达、载歌载舞,望向远方,布达拉宫立于山巅,与呼啸而来的拉林铁路复兴号列车,一同绘就了新时代西藏发展的幸福画卷……

这是中国美术馆“和美边疆 民族同歌——新疆西藏美术作品展”展出的两幅巨幅中国画作品——《盛世新疆》《大美西藏》中展现的画面。每幅画作宽2米、长近5米,绝对是全场最夺目的存在。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此次展览22日开展,深情礼赞党的民族工作光辉成就,展现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气象。

烈日炎炎,慕名而来的观众的心情同样热烈,他们在优秀美术作品前驻足拍照、观摩赏析,领略新疆、西藏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感受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温暖。

共绘民族团结画卷

《盛世新疆》《大美西藏》两幅作品,稳占1号展厅“C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两幅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馆精心组织,创作团队艺术家们饱含深情、夜以继日创作的画作,表现的正是民族团结进步、携手阔步新征程的生动画面。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书画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感恩伟大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好的题材,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灵感,也感动于全国政协领导的命题与指导,两幅画作遵循了‘融古今于一体、寓山水为一色、绘人物为一脉’的创作理念。”

画作处处闪耀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光芒:在《大美西藏》中,藏族群众笑着高举吉祥的“切玛”,珞巴族和门巴族群众以独特的衣饰和舞姿入画;在《盛世新疆》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和汉族等群众结伴同行,尽显家人般的亲密……

“这两幅作品并非简单的风景画,它需要精准的选题、立意、艺术构思和全景设计。”吴为山解读道,画作力求将多重元素融进同一个画面中,用不同人物的塑造和丰富的场景构图,展现新疆、西藏的沧桑巨变,将壮美山河、多彩民俗、城市发展的新气象多元呈现。

创作过程中,为了让描绘的藏族同胞更真实灵动,有的画家现场跳起了藏族舞蹈。“整幅画作追求表现力和氛围感——阳光明媚、群众策马扬鞭,展现了欢快、欢乐、欢腾的氛围,更体现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吴为山说。

全程参与和见证了两幅作品创作历程的中国美术馆党委委员、展览部主任邵晓峰感慨颇多:“为了这两幅作品,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在内的艺术家们潜心创作、精心打磨,‘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新时代精神、展现民族团结的美好图景。”

书写大美河山图景

4个篇章、11个展厅、300余件美术作品、由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如此体量巨大,在全国美术界以新疆、西藏为主题的展览中尚属首次。

此次展览体现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是多家单位团结协作的大合作,集纳了众多经典的藏品、特邀作品。

漫步在展厅内,观众走进了一条优秀作品艺术长廊,目之所及,既有全国政协机关收藏的19件经典美术作品,如叶浅予的中国画《扣弦而歌》、黄胄的中国画《上学途中》,也有中国美术馆收藏的近200件经典美术作品,如靳尚谊的油画《塔吉克新娘》、徐匡的版画《主人》等,此外还有新疆画院、西藏美术馆组织创作和收藏的优秀美术作品各53件。

“这些作品,既有对壮美山河的深情描绘,也有对民族团结的生动刻画,充分展现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壮丽篇章,也凸显了政协委员中的画家们不断以艺术精品增进文化认同、讴歌时代成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吴为山说。

这次新疆展出的53件美术作品,是从近800幅油画作品中精选而来。“从2021年4月起,我们组织了6期‘和美新疆——中国油画名家采风写生创作活动’,邀请了各地艺术家沿着丝绸之路的脉络,深入阿克苏的龟兹故地、阿勒泰的金秋山林、吐鲁番的交河故城、昌吉的田园牧歌、克拉玛依的油田、伊犁草原深处等采风创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画院院长努尔买买提·俄力玛洪说,“这些画作是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呈现,是群众了解新疆、关注新疆的窗口,欢迎大家深入新疆各地感受各族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

写就辉煌发展篇章

“艺术特别是视觉艺术,最能够形象地描绘一方水土的现实图景,也能直接地记录和彰显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多次前往新疆、西藏写生的第十一至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有感而发。

新疆、西藏以丰富的人文历史、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崭新气象,吸引着一代代美术家们走进天山南北、雪域高原写生创作,用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记录发展成就、见证沧桑巨变。

范迪安向记者介绍了他此次参展的作品——《克拉玛依交响》。“我受邀参加了‘和美新疆——中国油画名家采风创作活动’,当看到克拉玛依风城油田上几千个采油机在同时作业的场景时,脑海中忽然联想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经典旋律。新时代的油田处处是先进的现代采油设备,忙碌的生产图景触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当即绘就下这幅《克拉玛依交响》,作为献给新时代新疆的礼物。”

布面重彩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产生的一个新画种,它融合了国画、素描和西藏传统壁画唐卡中的元素,是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西藏美术馆馆长、西藏美协副主席拉巴次仁此次参展的作品,正是用布面重彩的方式将西藏4个地市的建筑描绘于风筝样式中,凸显着各个城市的特色,“林芝被誉为西藏江南,色彩选用了充满生机的绿色;日喀则的民族文化浓厚,我就勾勒了当地传统民居的样式……”

在拉巴次仁看来,西藏不仅自然风光可以入画,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人文风情更可入画。“希望让更多人通过美术作品,看到西藏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看到当地群众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拉巴次仁的心愿,与现场观众“双向奔赴”。在一幅油画前,一位观众正端详着画作的笔触和细节,仿佛忘却了时间。“为了参观这次画展,我专程从江苏昆山赶来。在美术大家的精心创作下,新疆、西藏的美如同近在眼前。”

参展观众中同样不乏孩子的身影。“妈妈,我要在这幅画前拍张照!”7号展厅内,一个小男孩在最喜欢的几幅画作前一一拍照留念,留下了美好的笑容。“看到这些画,我仿佛感受到了来自边疆的召唤,这个暑假,一定要跟家人一起走进新疆、走进西藏,实地欣赏画上的这些地方的大美风光。”(本报记者 徐金玉)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