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徐永祚因“爱国捐”而被捕
1937年八一三淞沪之战开始,上海人民踊跃捐献,支援前线。徐永祚经手所有捐献财物的进出证件和账册。后来被日本侵略军侦悉,将其逮捕监禁。《新闻报》1940年7月12日刊登了一条消息,说:“有人告密,日宪兵会同法捕房,于本月五日凌晨,分赴两徐住宅及办公地点搜查。”“两徐”另一徐是中汇银行经理徐懋棠,当时因救国捐存放于中汇银行,徐懋棠也被捕。宪兵和法捕再三逼问徐永祚财物所在,徐永祚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据这篇报道透露,徐永祚“诚实受累不浅,因身体不适,被羁医院中,未及自由”。后经多方营救才获释。
抗战胜利后,徐永祚在上海以“聚餐会”的形式,开展争取民主、反对内战的革命活动,影响和团结会计界同仁。“聚餐会”每月一次,日期和地点固定,不发通知,风雨无阻。
徐永祚成名于民国初年的西式会计与中式簿记的论争。当年,西方先进的会计技术和方法开始在我国海关、铁路和邮政部门应用,与此同时,古老的中式簿记仍在国内公务、公营和民间流传,有一定的市场。在学术界开展了中式簿记存废问题的论争。
在争论的过程中,徐永祚指出中式簿记不能废,也废不了。而潘序伦则主张废除中式簿记,实行借贷会计。争论双方不仅学风正派,而且互相尊重,虽然注重将争论的方式局限于从学理上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在原则问题上却毫不含糊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为我国会计理论学术界后来讨论学术问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徐永祚这场学术争论之后名声愈发响亮。
徐永祚1945年12月参加民建,曾任民建第一届中央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曾任华东行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上海会计师公会常务理事。是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本文由民建中央宣传部推荐)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