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AI辅助员工职业软技能,能否带来高效创新执行力?
日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课题组联合智联招聘共同发布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力市场软硬技能影响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系统阐述了职业软技能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在当下的重要意义,提出AI与人在工作中的协同分工有可能带来更为高效的任务执行和创新能力。
《报告》显示,随着工作环境日益复杂化,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于工业化时代对于员工硬技能(即能够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等)相对简单的测量与评估方式,当前,企业掌门人对于员工软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情商和适应性,成为组织推动创新、维持员工协作以及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掌握程度尤为关注,也更加注重获取软硬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员工软硬技能兼备,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报告》显示,这类人才能够同时具备技术能力(硬技能)和有效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软技能,而这些特质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具备软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快速适应新技术,同时具备灵活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报告》还提到,AI能够显著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出质量。通过AI和人力的协同工作,企业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任务执行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生产力。
在目前的人机协同模式下,AI负责重复性和数据密集型任务,而员工则专注于创新、战略决策和团队合作等高价值工作和目前AI还无法完全胜任的更加考验综合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情感互动的复杂的、非结构性的任务。这种协作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使得企业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这种人机分工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员工腾出了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创新和高附加值的任务。
那么,AI能否推动职业软技能需求的演变?
《报告》提出,AI对软技能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以文字沟通为主要载体的日常工作当中,以写作为代表的沟通表达能力是软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AI具备大量
而最新的AI技术研发成果,还表明这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这也进一步挑战了人类的软技能。测试表明,
不过,《报告》强调,AI的情感理解仍基于数据和算法,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和深度共情能力。因此,在处理高度个性化和复杂的情感互动时,AI仍然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的软技能,更不能忽略AI出错带来的影响。总体来看,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