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泰保险经纪”)董事长沈开涛对《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始终保持高度关注。他认为,该法的制定将从根本上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为民营企业“正名、赋能、减负”,对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管理需求与保障供给之间存在明显缺口。作为首批经原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率先开业的全国性、综合性的专业保险经纪机构之一,江泰保险经纪深刻见证了众多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痛点。“许多民营企业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在经营发展中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沈开涛指出。
《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明确民营经济平等地位、强化产权保护等规定,将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沈开涛认为,该法实施后将大幅增强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一方面,立法保障带来的政策稳定性将降低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更多民营企业将意识到通过保险经纪机构科学转移风险的重要性。
法律对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与江泰保险经纪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沈开涛介绍,江泰保险经纪正在积极推进“保险经纪+科技”战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效率和精准度。他举例说,江泰保险经纪开发的智能风控平台已经为超过5000家民营企业提供实时风险评估服务。
“这正是保险经纪机构的价值所在。”沈开涛表示,江泰保险经纪凭借其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已为众多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企业为例,江泰保险经纪创新开发的“出境无忧”综合保险方案,已帮助上千家“走出去”的民营企业有效规避政治风险、信用风险等跨境经营风险。他还透露,江泰保险经纪正在研发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定制化保险方案,以助力民营企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沈开涛认为,“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是民营企业家非常关注的内容,当前制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瓶颈集中体现在要素保障与权益维护两大维度。在要素配置层面,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成本高企、信贷可得性不足等结构性矛盾,市场准入、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的隐性壁垒仍未完全破除,亟需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公平竞争制度体系。
对此,沈开涛建议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为契机,从三个方面强化法治保障。一是健全普惠金融政策评估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差异化考核体系,将民营企业贷款增速、覆盖面等指标纳入监管考核,切实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二是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在要素获取、标准制定、项目申报等方面赋予民营企业平等经营主体地位;三是健全产权司法保护机制,推动检察机关设立专门化办案团队,建立涉企申诉“绿色通道”,对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立案、查扣冻等行为实施全程监督。(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