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资讯 法治时评 法治人物 法律速递 盈科说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页>法治>资讯

从个案攻坚到全域治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高质效办好毒品案件 加强禁毒综合治理”十大典型案例

2025年06月26日 17:31  |  作者:高志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6月26日电(记者 高志民)在禁毒斗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检察机关始终是坚定的法治卫士。2025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高质办好毒品案件 加强禁毒综合治理”十大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是司法实践的生动样本,更彰显了检察机关打击毒品犯罪、推进禁毒综合治理的坚定决心与卓越成效。

毒品犯罪隐蔽性强、链条复杂,给司法工作带来诸多挑战。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抽丝剥茧、深挖细查,不放过任何犯罪线索。在彭某强运输毒品、非法持有毒品案中,原一审判决对其犯罪事实认定存在偏差,检察机关通过依法抗诉,补充证据,最终将罪名变更为运输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实现罪责刑相适应;朱某鸣贩卖毒品案中,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在审查关联案件时发现线索,经三级联动监督,成功纠正原判决错误,将罪名从非法持有毒品罪变更为贩卖毒品罪,严惩犯罪分子。

面对时间跨度长、证据缺失等难题,检察机关强化上下一体优势,协同作战。徐某奎贩卖、运输毒品案历经多年,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申诉案件时发现漏罪漏犯线索,会同大理州人民检察院引导侦查取证,构建完整证据链条,最终对徐某奎及其他漏犯依法追诉;郭某坚贩卖毒品案中,江西省人民检察院通过精细审查发现漏犯线索,跨省协作调取证据,突破“零口供”,使郭某坚被依法判处死刑,彰显法律威严。

新时代背景下,检察机关积极创新监督方式,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办案质效。潘某亮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案中,长沙市人民检察院建立容留吸毒“待处理”人员大数据监督模型,从海量数据中挖掘线索,成功追诉潘某亮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高某宇等人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案里,检察机关通过证据审查发现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线索,深挖背后“保护伞”,维护司法公正。

检察机关深知,打击毒品犯罪不仅要惩治犯罪行为,更要从源头治理。在办案过程中,针对发现的社会治理漏洞,及时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金堂县人民检察院针对当地毒品犯罪问题向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构建禁毒工作体系;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检察院针对麻精药品管理失控问题,会同多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遏制犯罪。

这十大典型案例,是检察机关高质办理毒品案件的缩影。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从打击犯罪到综合治理,检察机关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法律监督的职责使命,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牢了坚实的法治防线。未来,检察机关将继续保持对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深化禁毒综合治理,为打赢禁毒人民战争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

编辑: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