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达沃斯舞台上的“多美”声音:多美自然网奏响生物多样性保护新乐章

2025年06月26日 17:3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微信截图_20250626170132

人民政协网6月26日电(赵浩言 记者 高志民)第十六届新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主题,汇聚了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位各界精英,围绕全球经济、产业变革、人类与地球的投资等五大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经济盛会上,中国领先的生物多样性产业平台多美自然网及其旗下的生物多样性创新机构——拾得大地自然(SEED Nature),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先锋力量受邀出席,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聚焦生物多样性金融化,探寻自然价值转化新路径

在“投资人类与地球”专题会议中,多美自然网执行总裁王礼生分享了中国在生态修复与社区共治方面的成功案例,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自然资本创新的高度关注。王礼生指出,通过量化保护成果形成可交易信用单位,不仅能有效填补全球自然融资缺口,还能为土著社区创造可持续收益,推动当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这一理念与世界经济论坛(WEF)提出的“高度完整性信用市场”框架不谋而合,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金融化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现场展示的云南珍稀高山植物保育与利用项目成为焦点。该项目通过创新的生物多样性产业化模式,成功带动了当地生物经济的发展,将“绿水青山”切实转化为“金山银山”。从珍稀植物的保护、研究,到其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了一条完整且可持续的产业链,既保护了珍贵的生物资源,又为当地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产业转化的典范。

自2013年起,多美自然网团队便投身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伟大事业中。多年来,他们深入喜马拉雅 - 横断山区域,完成了高山珍稀植物的分布与种群状况调查,建立起包含30000GB数据量的动植物数据库。此外,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专家,构建“生物多样性 + 数据模型组”,并成功应用于云南三江并流等区域,大幅提升了物种监测效率,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与科学依据。

推动生物医药跨界融合,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闭环

在生物医药领域,全球约50%的药物成分依赖天然物种基因库,然而野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威胁。王礼生在论坛中分享了生物医药方向的最新进展,提出通过酵母工厂合成稀缺药用分子的创新方案,这不仅能满足医药产业对特殊药用成分的需求,还能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从而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一创新模式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与商界领袖的高度认同。它为解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行的路径,标志着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新突破,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贡献了具有借鉴意义的中国经验。

此次多美自然网与SEED Nature在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精彩亮相,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就,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多美自然网将继续秉持“万物共生”的核心理念,通过“政策 - 公益 - 国际 - 科技 - 可持续”五维联动模式,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产业转化的深度融合,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