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政协动态
在智能化与低碳化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第十三场讲座侧记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以“中国新能源汽车革命”为主题作科普讲座。 本报记者 姜贵东 摄
27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第13场讲座开讲,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以“中国新能源汽车革命”为主题,在北方工业大学为70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听众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整车智能化将极大促进新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互动,引发全球智能车辆和具身智能产业大发展。”
“随着动力电动化和整车智能化技术变革深化,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是往智能产业发展还是融入新能源产业体系?这是一个战略选择。能源低碳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欧阳明高围绕动力电动化、整车智能化、能源低碳化三个部分,系统回顾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科学分析了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前沿和产业创新现状,展望了全球新能源汽车未来科技发展趋势。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让听众收获满满又意犹未尽。
“和传统充电比,换电在重卡补能上有什么独特优势?矿山、港口这些场景,为啥更适合换电模式?”
“要实现新能源汽车和电网融合互动,电网是否需要做相应的改进?”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强劲增长点,而专业人才供给速度仍未追上产业发展的迅猛步伐。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层面,高校应该如何发力?”
互动环节,现场听众频频举手、争相提问,欧阳明高一一解答、启发思考。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1200万辆,连续十年居全球第一。作为“新三样”之一,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高端制造出海的靓丽名牌,不仅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加快转型,更以绿色低碳环保的鲜明特征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方案。这些成绩都让大家对建设汽车强国的美好前景充满期待。
“通过欧阳明高院士的讲述,我真切感受到新能源汽车20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凝聚了广大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创新坚守,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群体‘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实干精神,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信心。”北方工业大学的一名学生感叹道。
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我国新能源汽车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压力。“面向未来,我们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全力保持既有领先优势,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金名片’。”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刚表示。
举办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就是要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社会大众科学素质,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新能源汽车不只是代步工具,它是绿色低碳的象征、科技创新的结晶,更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这场讲座坚定了我的志向:未来要投身这个充满希望的领域,为‘中国智造’添砖加瓦!”讲座结束后,来自北京市古城中学的一名学生兴奋地和同学分享着感受。
科学的种子已经播撒,静待收获。(本报记者 吕巍)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