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湖北省恩施州政协:让文化熠熠生辉
人民政协网7月1日电 6月24日至25日,由湖北省恩施州政协组织的《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丛书)》评审会举行,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防大学等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对已形成5部6卷计300余万字的文化成果进行评审。
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在我国革命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既是珍贵的文化瑰宝,更是恩施发展的“根”与“魂”。“丛书不仅能留住红色历史,更希望该丛书能够为激励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鲜活教材。”恩施州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冉崇柳介绍了编撰该丛书的初衷。
图:2025年6月24日,《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丛书)》评审会现场。
在丛书编撰之初,困难重重,既面临跨域大、时间长等资料收集难题,还面临经费不足等问题。恩施州政协积极作为,通过与杭州市对接,争取杭恩革命老区对口合作项目资金,主动加强与其他地方政协对接,于2023年10月全面启动丛书编纂工作。15名丛书采编人员,历时20个月,走遍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地124个县市区,用脚步丈量历史,用汗水凝聚成果,推动丛书编撰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明年年底出版发行。
文化与旅游发展一脉相承,文化的深度赋能才让旅游发展更有底蕴与魅力。近年来,恩施州政协紧扣红色与民族两张特色文化名片,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讲好“恩施故事”,为恩施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注入强劲文化动能。紧扣文旅发展脉搏,围绕“红色文化赋能旅游”“革命遗址遗迹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课题协商议政,聚焦不同时期旅游发展重点,议重点、疏堵点、破难点。
今年5月23日,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国家验收。自2022年实验区获批创建以来,州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一线开展民主监督,精准“把脉问诊”,累计形成26条“金点子”转化为政府决策参考,为实验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图:2023年5月10日,恩施州政协委员们在利川市调研非遗进校园情况。
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记录时代风貌的重要载体。五年来,恩施州政协共开展文史方面调研视察活动20余次,编辑出版文史图书共计500多万字。坚持每年征编两辑《鄂西文史资料》,目前已完成74期,不仅挖掘恩施有影响的人和事,记录抗疫、抗洪、精准扶贫、地名等故事;还围绕产业发展,讲述特色产业发展的前世今生,全方位展现恩施的历史与发展。
《恩施州文化简史》《恩施老城记忆》《恩施古村寨纪游》《恩施州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丛书》等文史资料的问世,如同一把把钥匙,唤醒了市民沉睡的记忆。“这些书不是束之高阁的文献,而是老百姓能轻松翻阅、读后有感的生活读本,也是教育下一代,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资料。”多次参与丛书编撰的恩施州政协委员郑开显深有感触。
为广泛收集散落民间的珍贵文史资料,州、县两级共聘请近百名文史工作爱好者,他们的足迹遍布恩施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让文史资料的源头始终涌动活力。“州政协将一如既往,发挥独特优势,让文化赋能经济,让经济‘活化’文化。”恩施州政协主席吴建清说。(恩施州政协研究室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