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闲置荒地变“银发乐园”
——四川广安华蓥市政协“有事来协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盛夏的傍晚,白天的炙热逐渐退去。四川广安华蓥市永兴镇马架坪村同心公园旁的门球场格外热闹——10余名白发老人挥杆击球,笑声不断。
“以前想打球得跑远路,现在家门口就有场地,政协的‘小微协商’真是办到我们心坎上。”村民张大爷抹了把汗,高兴地说。
马架坪村门球场的投入使用,正是华蓥市政协近年来创新推进“有事来协商”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闲置荒地变为“银发乐园”。
时间回到2024年初。“同心公园每天有上百位老人散步,但连个像样的活动场地都没有。”刘鹏委员在走访时,老协会会长欧宪章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重视。他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马架坪村虽紧邻场镇,但老年群体仅有公园步道可以活动。随后,刘鹏会同其他市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又展开了多次走访调研,协调各方形成了“盘活闲置天然气站地块+村民自建”的初步解决方案,为协商奠定了基础。
4月5日,马架坪村活动室内气氛热烈。部分市政协委员、永兴镇干部、永兴镇老协会负责人和村民代表围坐一堂,聚焦“老年人运动场所缺失”这一“老大难”问题展开讨论,着力破解老年活动场地建设所需的资金、土地、监督三大瓶颈。
会议期间,相关各方畅所欲言,参会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气氛热烈。经过半天的商议达成了永兴镇整合民政、体育项目资金,村集体承担土地租金,村民则以“投工投劳”方式参与建设的一系列共识。
会后,老年活动场地建设事宜迅速启动,村民们也积极响应,倾力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市政协委员们还组成调研组,全程跟踪进度,协调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短短半年时间,杂草丛生的闲置场地变身标准门球场,与同心公园形成“运动+休闲”复合空间。
门球场的建成,辐射效应远超预期。每天清晨,打门球、羽毛球、乒乓球的老年人络绎不绝;节假日,这里还成为亲子活动场地。“现在邻里矛盾少了,笑声多了。”村民李秀群感言。
“最难得的是群众全程参与,从规划到落地都凝聚着大伙儿的智慧。”村支书黄强指着球场边各种简单而实用的休闲设施高兴地说,这种“共商共建共管”模式,不仅节省了成本,更激发了村民自治的热情。
“马架坪村的实践证明,‘小微协商’能精准捕捉群众‘急难愁盼’,通过政协搭台、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华蓥市政协主席熊良平表示,近年来,市政协持续推动“有事来协商”工作走深走实,通过一个又一个“小而美”的民生项目,绘就出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为民的生动篇章。市政协将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履职理念,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倾听人民群众心声,反映人民群众愿望,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记者 韩冬 通讯员 杨小莉)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