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奔赴远方,从阅读受益者到阅读推广者

2025年07月02日 10:30  |  作者:王小宁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刚刚从西藏回到北京的全国家庭亲子阅读推广大使林丹告诉记者,在过去的12天里,她由重庆到西藏那曲的尼玛县,和团队伙伴在6个工作日做了15场阅读活动,她说讲得真是酣畅淋漓!特别是在藏北的尼玛县,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洋溢着阅读渴望的脸庞,她说她明白,“这是一场我与他们的双向奔赴”。——题记

toutiaotu(7600096)-20250702101643.jpg

林丹和团队在尼玛县推广阅读

让阅读抵达每一个角落

记者:听说您刚从重庆和西藏回来,受当地的邀请,为从事家庭教育亲子阅读工作的从业者进行了一系列业务培训,请谈谈对这趟亲子阅读培训的感受。

林丹:这趟旅程是从重庆开始的。先是执行了重庆市妇联主办,重庆市儿童中心和沙坪坝区、涪陵区妇联承办的“渝好品读”家庭阅读指导者培训。我所在的悠贝亲子图书馆提前精心策划了12门课程,把“悠贝”16年来积累的丰富的阅读教学经验同数百名来自基层妇联、社区、图书馆、书店的学员进行交流,12场培训,大家教学相长,共创共建。

自从2016年开始以专家身份参加全国妇联第一届“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活动,并在2021年担任全国家庭亲子阅读推广大使和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以来,我多次参与全国妇联主导下的家庭教育和亲子阅读工作。我希望用一点一滴的努力,让阅读插上翅膀,抵达所能抵达的每一个角落。

我这次主讲的课程是《以书为媒的家庭教育》,这个课程我讲过不下百次,通过阐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驾马车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强调了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亲子阅读是既有效又多元的家庭教育方式的道理。选择丰富题材的书籍,通过儿童喜欢的方式,在日常家庭的生活中“亲子共读”,可以实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向传递,从而实现家庭家教家风的质量提升。

结束了重庆的培训工作后,我马上飞赴拉萨,从拉萨再驱车700多公里抵达藏北高原那曲地区的尼玛县。在这个平均海拔4800米的县城又开展了3场“读书进校园”活动,同300多位藏族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记者: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您多年从事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对青少年和儿童阅读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您认为青少年和儿童阅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

林丹:我2009年就开始参与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了,2014年我成为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评选的首届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之一。每年我会通过近百场线下讲座和线上直播,和无数亲子家庭保持着深度链接。我们都知道,只要环境给够、资源给足、陪伴得法,没有不爱阅读的孩子。特别是这十几年,中国童书产业有一个“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期,我们中国不缺优质的读物。随着阅读推广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我承担了全国妇联家庭儿童工作部关于亲子阅读指导者培训项目,常有机会到全国各省区市,也到了一些县级机构做基层培训,看到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各类文化空间的设立,青少年和儿童阅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很欣慰。能够预见,青少年和儿童的阅读将迎来更大范围的关注和参与。

《通知》的发布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一枚“定海神针”。国家鼓励广大青少年和儿童在阅读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希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培养优秀的阅读能力,助力各学科教育融会贯通;家长希望同孩子因亲子阅读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通知》明确提出实施书香校园建设、阅读资源优化、阅读素养培育、科技赋能阅读创新、阅读成果展示转化等五大工程,这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实际行动,也是以系统思维破解青少年学生阅读难题的最新举措。在青少年和儿童阅读中,我认为家校社协同构建阅读环境,有好书、会读书是起点,也是阅读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保障。

书籍让心中有了远方

记者:您为什么选择了阅读推广这项事业?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历程,讲述几个您在阅读推广中遇到的故事?

林丹:因为我曾是阅读的受益者,所以我成了推广者。我的童年生活在乡村,村里有一个小小的书店,成了我和外面世界连接的窗口。那位书店的店员,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推荐好书,家人的许可和支持,让我在书中看见外面的世界,心中才有了远方。当我长大后,有书的空间仍然是我最喜欢停留的地方,因为那种童年确定性的幸福体验一直影响着我。30岁时,因为需要陪伴孩子成长,我重新选择了工作,听从内心的召唤,走上了阅读推广之路。不知不觉,我全职做这项工作已经超过16年了,它占据了我大部分的职业生涯时间。现在,我的女儿也已经18岁了,践行亲子阅读的工作让我收获了和女儿的优质亲子关系,她眼里有光,热爱生活,相信在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里更加笃定地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青年。

在阅读推广中,我结识了很多既有情怀又有能力的同道者。比如2015年在拉萨我认识了西藏广播电视台的晓薇拉姆老师,我作为嘉宾做客她主持的《金色童年》栏目,后来我们还一起在2017年参与了拉萨的全民阅读进校园和社区活动。她致力于阅读公益活动,在工作之余常到社区开展公益故事会。我们成了知己好友,都无比感谢遇见彼此。这次西藏行,我再次做客她的栏目,畅谈家庭亲子阅读。

我了解到,阅读推广领域有很多无私奉献、默默投入的人。我知道有一位援藏干部,在援藏的三年时光里,他积极推动多家出版社和机构向藏区捐赠了超过10万册童书,还邀请了十几位专家多次赴藏区的学校为孩子们授课。他没有宣传过自己,他总是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他朴素的语言和深藏于心的大爱深深打动了我。

记者:AI时代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重塑学习方式。当前,纸质书的发行和阅读无疑受到了很大冲击,您如何看待AI时代的阅读这个问题?您认为青少年和儿童阅读进一步的拓展空间在哪里?

林丹:我们这一代人受益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生活变得高效和便捷。AI时代,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创造性的工作中去。我相信,科技的进步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书籍和阅读构建起人类丰盈的精神世界,孩子需要和父母在共读中得到情感需求的满足,在翻阅书籍中获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纸质书发行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真正困扰我们的依然是如何让优质的阅读媒材和具有强烈阅读需求的人群对接起来。面对科技算法的冲击,希望能有更多的好书进入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家庭书架,青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纯净需要青少年儿童和成年人的共同努力。

全民阅读意义非凡。要深化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动专业人荐好书,做好每一个阅读推广活动,陪伴孩子建立稳定内核,健康成长,这是我们阅读推广人的使命。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