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正商量 提案摘编 议政瞬间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开展协商100余次 这碗“致富面”越议越香

——四川德阳中江县政协鼎力助推“中国挂面村”建设

2025年07月02日 16:0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说起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这里不仅是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乡,“手工挂面”也是家喻户晓的一张亮丽名片。

走进东北镇慧觉村,空气中都弥漫着浓郁的面香,每当太阳高照,家家户户屋顶上都会挂出一架架如幔如纱的面条。村民们登梯而上,小心呵护,眼中所见,不单是人间美味,更是幸福生活之源泉。

据悉,这里制作挂面的历史已有1000余年,如今,在觉慧村从事手工挂面生产的村民还有80余户。2007年,中江手工挂面制作工艺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又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推动中江手工挂面特色产业走出发展新路子,中江县委、县政府在2022年重启“中国挂面村”农文旅项目。2023年,该项目被确定为中江全县15个重点示范项目之一。

在觉慧村新村,“面谈楼”3个大字格外醒目。这里既是中江县政协打造的“有事来协商”阵地,也是“中国挂面村”农文旅项目落地的“政协印记”——自项目重新启动以来,县政协将助力该项目建设纳入县政协“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之中,精心组织相关界别委员组成工作专班,围绕文旅名村建设开展协商100余次。委员们针对项目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提出了锁定目标分层创建、明确定位挖掘特色、注重培育丰富业态等可操作性意见建议,均得到采纳,为项目高质量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穿行在“挂面村”的小巷中,不少居民门前都悬挂着“大师工坊”的金色牌匾。

“‘大师工坊’的创建正得益于县政协委员杨宇睿的建议落地。”觉慧村党支部书记尹华刚介绍,目前,挂面村一共打造了11个“大师工坊”。工坊的建立不仅解决了中江手工挂面非遗传承方式单一、后继乏人的突出问题,还将与专业研发团队合作,探寻制作手工挂面的最佳温湿度,实现标准化生产。此外,工坊还会定期举行“非遗大师研习班”,吸引更多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学习制作手工挂面,让这项老技艺绽放新光芒。

在委员们的助力下,觉慧村生产的手工挂面集中打造了“5518”品牌,并将专卖店开到了成都春熙路,还形成了“统一业态布局、统一收银系统、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品牌打造”的运营管理模式。为更好发展集体经济,委员们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帮助觉慧村先后成立了五大合作社,通过不到一年时间的经营发展,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200万元,首次分红金额16万元……

吃面、赏景、娱乐、购物、住宿……随着业态逐渐丰富,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中江这碗“致富面”的含金量正不断提升。自去年国庆试开园以来,该村已接待游客55万余人次,成为中江县乡村旅游一块新的“金字招牌”。

“自‘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发动广大政协委员聚焦工业兴县、城市建设、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7个方面积极履职尽责,不断提高政协服务中心大局贡献率。”县政协主席黄伟表示,县政协将继续团结带领政协委员聚焦中心大局,践行为民宗旨,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中江篇章的生动实践中,展现“担当之责、政协之能、政协之为”。(记者 韩冬 通讯员 邵铃)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