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北京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大会暨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启动仪式在京举办
人民政协网7月3日电(记者 贾宁)7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大会暨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启动仪式举行,以“博物致新·馆城共生”为主题,为首都文化建设注入活力。
目前,朝阳区拥有90家博物馆,44家备案馆、9家国家级馆数量均居全市首位,覆盖率达每十万人2.6座,2024年接待观众超2400万人次。该区构建“一核四区”文博空间布局与“备案博物馆-类博物馆-文博空间”三级体系,推出类博物馆管理和“博物馆+”融合模式。60%的博物馆参与国际交流,90%开展夜间开放等创新服务,“博物馆+”模式成为文商旅融合新标杆。
大会上,朝阳区发布博物馆之城建设系列成果。通过出台扶持政策、设立专项基金等举措,形成全域博物馆体系。在体系建设上,“一核四区”布局中,“一核”为“国际文博核心区”,“四区”包括“时尚消费文博区”等;三级体系丰富了业态供给。全区率先挂牌首家类博物馆,将39个文博空间纳入管理,累计投入3000万元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其数量占比达51%。博物馆影响力不断提升,80%以上免费开放,3家单位获全国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通过改造工业遗产激活文化消费,国际交流与文创开发成效显著。
活动现场,朝阳区发布《Museum-trip 朝阳季——超会玩的博物馆之城》探馆攻略,设“艺术美学课”等四大主题路线;通过视频展示博物馆文创项目。“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联盟”成立,56家涵盖博物馆、企业、高校等多元主体的单位成为首批成员,将促进协同发展。“朝阳区志愿服务宣讲团”同时授旗,30余名志愿者将传承文化。
随着2025“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在朝阳启动,7月,蓝色港湾、合生汇等四大商圈将开展特色活动,以“文化IP+商业空间+互动体验”模式,打造文商旅体融合生态。此外,朝阳区整合文旅资源推出近80项优惠,7月5日起发放20万张文旅消费券。未来,朝阳区将深化馆城融合,推动文商旅体发展,为博物馆之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