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 贡献政协力量>协商建言

张家明:让群众“能健身”“会健身”“健好身”

2025年07月03日 19:21 | 作者:张家明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要“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深入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要让群众“能健身”“会健身”“健好身”,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健康基础和强大精神力量。

把体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宣传,推动全社会重视体育锻炼。要精心策划全民健身工作的宣传推广,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制作播放公益广告、组织体育明星讲故事、讲述群众身边的健身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重点宣传我国体育事业的伟大成就,广泛宣传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引导广大群众从内心深处认同体育、热爱健身,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全民健身新格局。

加大资源投入,切实筑牢全民健身发展物质基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需要各方面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要加强政策法规供给,健全完善复合利用土地建设健身场地设施、金融支持体育设施运营、培养体育人才和健身团队、组织健身赛事活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明确全民健身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稳步提高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运行经费,推动体育社会组织专项基金、体育产业专项基金发挥更大作用,探索发放“全民健身消费券”等体育消费扶持政策。推进“放管服”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经营,支持体育企业推出高科技的产品,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提升服务质量、增强造血功能,为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提供良好环境。

构建赛事体系,有效发挥体育赛事带动作用。要科学制定体育赛事发展规划,打造赛事供给丰富多元、时空布局科学合理、管理保障坚实有力、办赛主体充满活力的体育赛事体系。要高水平举办各种重大赛事、专业赛事,特别要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品牌赛事,利用新技术举办更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赛事。要以专业赛事带动群众赛事,探索专业赛事的项目、标准、训练康复、组织保障等向群众赛事推广转化,鼓励专业赛事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指导群众赛事,不断提高群众赛事的质量水平。

坚持融合发展,科学统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竞技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延伸,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要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问题为抓手,完善政策制定实施机制,破除部门壁垒,打通信息沟通渠道,建立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新机制。要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以竞技体育顽强拼搏精神的激励效应带动群众体育发展。要广泛组织群众体育赛事,在注重培养运动能力、体育兴趣和体育消费的同时,也为竞技体育提供潜在的人才、文化认同和经济支持。

着眼民族未来,系统谋划抓好青少年体育锻炼。少年强则国强。要深化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体育中考”改革的跟踪评估,健全多元化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建立校园体育联赛机制。加强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引入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推动“体育选项走班制”。深化体教融合,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校际体育联盟和普通中小学与体校、体育社会组织的体育联盟,积极探索体育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加强资源统筹,强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供给,支持学校与公共体育场馆合作,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对青少年开放。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与群众等各方面都参与进来,进一步打破壁垒、均衡资源、激发活力,为全民健身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更科学的方式方法、更便利的运动条件,让体育健身融入日常,以强健体魄构筑精神“长城”。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