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盟 人物风采 史料纵览

首页>多党合作>要闻

浅谈中共百年奋斗的三大致胜法宝

——中共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为参政党建设提供的重要启示

2025年07月03日 15:0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中国共产党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在革命斗争的筚路蓝缕和经济建设的一穷二白中突破前行,以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向世界证明,中共已经成为屹立于政党之林的优秀大党。纵观中共的百年奋斗史,有三大致胜法宝一直传承至今,成为绝处逢生、永葆活力的关键。

一、 崇高坚定的理想信仰

从世界政党的兴衰史中可以看到,一个政党是否强大,信仰必不可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拥有强大的组织性,与其崇高坚定的信仰分不开。

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支柱,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没有灵魂便没有活力和动力。信仰强,政党就有凝聚力,信仰弱,政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可以说,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共发展至今的定海神针。所谓“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高远的理想,需要经过无数人努力奋斗,才会让人产生不竭向上的动力。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奋斗终生的理想,是无产阶级行动的指南,是科学的信仰,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向往和追求。

苏共在执政的69年间,建立在列宁主义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信仰是坚定的,党魂凝聚有力,但戈尔巴乔夫寻求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偏离了最初的信仰,与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理想背道而驰,造成党魂涣散,最终导致苏共分崩离析,苏联解体。反观中共,无论是在面对内部纷争还是外部压力,都能够始终围绕无产阶级的利益做决策,信仰没有动摇,党魂之基无比牢固。

实践证明,对于政党来说,无论强弱大小,要想长期发展下去,党魂是必不可少的。党魂决定了一个政党的党性立场、旗帜纲领以及发展方向,也决定了政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一个凝聚出党魂的优秀政党,能够消除派系斗争,统一内部力量,发出一个声音。

二、 贯彻始终的群众路线

相信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是中共从革命斗争中突出重围的关键,也是经济建设取得成功的最大推动力。作为中共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既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灵魂,也是中共领导的科学方法,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共的显著标志,即便在革命斗争最艰苦的时期,中共军队也始终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并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了纪律工作的滥觞。从邓小平二送烟叶钱,到三大战役不食锦州百姓的一个苹果,再到解放军上海冒雨露宿街头,中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革命为人民”的宗旨。

1950年开启土地改革,联产承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些政策和制度调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活力和建设的动力。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根据新的形势,不断从群众最关心的重点入手,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敢于直面矛盾,以务实的作风解决问题,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取得了建设发展的新成就。

三、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并在互相联系和作用下向前推进和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找到规律,因势利导,化解矛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本土化,是中共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是中共百年历程中所获经验的不断积累,是践行初心使命、坚持理想信念的不断创新,是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大同”思想的互相印证,是革命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薪火相传。

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个年头,在外敌肆虐、内部不抵抗主义和投降论甚嚣尘上的情况下,毛泽东写出了一篇《论持久战》,给无数抗日救亡的同胞们树立了胜利的信心,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抵得上百万雄师,是因为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共准确地把握时代大势,站在发展前沿,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深度聚焦新时代重大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发展,并构建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

政党强,国家兴,政党弱,国家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更快速更高效的科技革新,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世界各政党将进入发展重塑期。能否在挑战和机遇中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中共百年奋斗史的三大致胜法宝值得所有政党学习和借鉴。

(作者系民建北京市昌平支部主委 刘派)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