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助推高质量发展中的政协智慧丨汇智优供需 良策兴市场
——江苏省政协多措并举助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首位。
今年,江苏省政协将助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编写参阅材料,开展委员读书活动,举办委员讲堂……省政协持续推进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常态化,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精神,以及相关政策文件、专业知识,为履职夯实思想理论根基。开展社情民意信息专项行动、深入走访调研、召开常委会会议,为进一步促消费扩内需、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 专项行动集民意
3月下旬至5月下旬,省政协开展“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中,省政协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握原则底线,明确工作对象,更加聚焦重点,更加关注质量,务求工作实效。
今年是省政协“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提升年”,省政协各专委会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项行动与开展“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提升年”行动结合起来。
今年,省政协召开十三届十三次常委会会议,围绕“大力提振消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协商议政。会前调研期间,承办本次常委会会议的省政协提案委员会报送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江苏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情民意信息。
“报送后,负责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省政协研究室专门邀请九三学社省委会、省社科院等进行‘专家会诊’,有效提高了信息质量。在社情民意信息专项行动中,提案委与研究室同向发力。两部门共商了专项行动相关选题参考。提案委根据委员岗位职责、专业特长等,为委员报送提振消费相关信息精准‘画像’,同步与研究室共享。研究室充分发挥社情民意专家优势作用,对重点信息组织专题研讨,提升信息精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专项行动后,研究室与提案委共同研判,选择重点信息汇编成册,作为常委会会议参阅材料。”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陈文介绍道。
今年3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专题调研组赴江苏开展调研。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在参加调研时注重信息收集,并结合江苏的产业特色等进行差异化处理,组织专题研究。结合全省情况,省政协经济委围绕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等提交了社情民意信息,经济委的委员们围绕房地产消费企稳回升、打造消费环境等提交一批社情民意信息。
承办“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发展·民生专题协商座谈会是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今年的重点工作。“我们结合重点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将‘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作为社情民意信息的重点领域。同时,结合专委会特色,组织委员深入调研、深度协商,委员们积极反映了旅游、就业等领域的社情民意信息。”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鹏介绍道。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动员界别委员以更多“金点子”鼓起农民“钱袋子”,激发农村消费潜力;科技委员会充分发挥委员联系对接省级学会优势,推动以科技赋能消费发展;教卫体委员会紧密结合界别活动,将“促进体育消费”作为重点课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发动委员重点就“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等反映社情民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将专项行动文件精神及时传达给各港澳委员和特邀代表人士,鼓励多建真言、多献良策……在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专项行动期间,省政协共收处有关信息来稿317篇,编报全国政协办公厅65篇,报送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8篇。
■ 深入调研察实情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省政协深入调研,为释放内需潜力、激发经济活力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徐州自古便是商贾云集之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消费市场规模在区域内首屈一指。近年来,徐州频频上榜热门旅游目的地。
5月29日至30日,省政协主席、江苏省全国政协委员履职活动召集人张义珍率领在江苏的全国政协委员到徐州调研,深度解剖徐州在打造文旅品牌、促进消费扩容升级方面的典型经验。
在文庙·东方街区,委员们了解到,徐州持续打响“国潮汉风”“快哉徐州”品牌,办好汉文化旅游节;在户部山,委员们注意到,徐州按照“小规模、渐进式”,用“微更新”替代大拆建,着力打造城市新地标;在徐州杉杉奥特莱斯广场,委员们感受到徐州打造沉浸式微度假商业综合体,改造更新特色街区,持续放大消费集聚效应;在网商天下科技集团,委员们考察“数字化赋能”新业态新模式消费情况,本地创业者的动情讲述,让委员们感受到徐州人的发展激情……
委员们围绕“大力提振消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议题进行座谈讨论。增强消费信心,解决“敢花钱”问题;推动民营经济消费供给创新,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破解绿色消费结构性矛盾……委员们提出了多方面前瞻性、可操作的建议。省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及时汇总梳理有关发言,并提供给省政协常委会会议参阅。
省政协召开情况通报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商务厅、文旅厅等部门负责同志详细介绍有关情况,省工信厅、民政厅、财政厅等委作书面通报,帮助委员进一步了解省情,为更好建言资政打下良好基础。
省政协组织调研组赴无锡、苏州、南通等地实地调研,不少委员展开自主调研,调研成果也以多种形式呈现。
5月,省政协在数字政协App上开设“大力提振消费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委员读书群,组织委员学习讨论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与国家、省级层面相关制度文件,以及相关重要研究著作等。截至常委会会议前,共有48位委员发表学习感想、意见建议241条。
■ 委员建议汇众智
6月20日,省政协举行十三届十三次常委会会议,围绕“大力提振消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进行协商讨论。
全会前后,省政协边调研边梳理,汇总多方面、多层面意见建议,从多维度多视角深入研究,并在会后形成《大力提振消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建议》,按有关程序报省委、省政府。“这样做,可以在调研中听取委员及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有利于更广泛地吸取尽可能多的委员的真知灼见。”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分党组书记邢光龙认为。
常委会会议上,委员们将调研所获与思考所得化作一条条务实可行的建议。
“我是坐网约车来开会的,司机见我到政协,问我是不是来开会的,还希望我能帮他反映一些心声。”6月20日下午的小组会上,省政协常委、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南京市玄武区政协副主席赵剑锋在小组会上一开口,大家纷纷向他投来关注的目光。
房价、消费信贷、平台经济……赵剑锋转述网约车司机的经历折射出许多与促消费相关的话题。结合自己的调研,赵剑锋表示,老百姓的消费决策受“当下安全感”与“未来预期”双重影响,提振消费需摒弃“运动式刺激”思维。短期可通过消费补贴等高感知政策快速修复消费意愿;中期可以3~5年为周期完善社保、收入分配等制度,稳定支出预期;长期应依托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优化,从根本上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会议分5个专题进行了小组讨论,收到大会发言材料85篇,大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
——提供优质产品供给。人民群众对消费的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省政协常委余珽代表民进省委会提出,健全三大体系,加快高品质住宅建设,让更多老百姓住上好房子。省政协委员陈扬代表在扬州市的省政协委员联系小组建议,用好以旧换新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拓展汽车消费新场景。
——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苏超”成为现象级赛事,带动了多业态消费。“建立宣传、体育、文旅、商务等跨部门协同机制,制定更为具体、系统的‘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方案。”省政协常委袁建华代表农工党省委会建议。省政协常委高健代表致公党省委会建议,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多层次消费场景,满足个性化与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营造浓厚消费氛围。近年来,“首发经济”越来越成为激活消费、增强城市商业活力的新引擎。省政协常委朱家伶表示,要进一步发展首发经济,研究制定江苏促进首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布局策略及阶段性任务。省政协常委周俊着眼特色街区风貌打造,建议“通过空间重构与场景营造,全面激发街区的综合活力,增强体验式消费溢出效应,让消费实现持续增长”。
——打造良好消费环境。良好的消费环境对提升消费意愿有重大意义。省政协常委陈发棣代表九三学社省委会提出:“加快建设产品质量追溯、智慧监管、一站式消费维权平台,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损失可赔。”内外贸一体化有助于更好提升消费品质,省政协常委胡明代表省工商联提出,构建“政策引导—平台赋能—企业创新”的协同机制,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为稳外贸、扩消费注入强劲动能。(本报记者 江迪)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