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汛救灾进行时
闻“汛”而动显担当
——贵州省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共赴榕江抗洪一线
7月3日,榕江首批救援队伍返程,数万名榕江群众深情相送。榕江县委书记徐勃站在送行队伍里,热泪盈眶地说:“这是中国人民团结的具象化。”
连日来,贵州省榕江县遭遇特大洪水,防汛应急响应连续两次升级至最高级别Ⅰ级,全县超4万名群众紧急撤离。广大政协人闻“汛”而动。
“大家迅速撤离,不要去防洪堤看水……”6月23日晚,根据汛情分析预报,榕江县开始组织低洼地区群众撤离。县政协主席潘建波作为4号洪区指挥长,县政协班子成员作为第四、七、九、十、十三、二十等多个网格区域指挥长,带领包括县政协所有干部职工在内的相关人员通宵达旦挨家挨户敲门劝说引导撤离。6月24日洪灾发生后,县政协立即组建党员突击先锋队,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工作。其后,又投入到清淤除障工作。几日来,县政协的干部职工全部住在办公室,随时待命行动。
榕江县是省、州政协主席的乡村振兴联系县。灾情发生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省政府相关领导靠前指挥。省政协主席赵永清时时关注问询灾情情况,并对省政协支持榕江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安排。
省政协机关有7名同志是新一轮派驻到榕江的驻村干部。6月25日,7名驻村干部刚结束省委党校的培训,当天便赶往榕江。涂龙平一到八开镇腊酉村便与村支两委投入到灾后自救工作,他向省红十字会争取若干帐篷和折叠床,确保受灾群众有地方休整。朗洞镇平地村村民自发为县城救援人员做盒饭,驻村干部熊艳刚刚到位,就帮着装了1000份盒饭送往县城……停水、停电、手机没有信号,再加之酷暑,每一位驻村干部都克服重重困难尽着责任。
黔东南州政协主席潘玉凤第一时间赶到州应急管理指挥中心进行应急指挥调度。6月26日,潘玉凤率一支由13名州政协机关干部职工组成的“州政协机关志愿服务队”深入榕江,倾力帮助开展物资转运、清除淤泥和垃圾等工作。
风雨同舟,灾情发生后,全省各级政协委员纷纷伸出援手、积极助力。
榕江县各条战线上的政协委员积极投身抗洪抢险、救助安置第一线,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指挥调度、动员疏散、防洪警戒、灾后重建等工作。县政协委员吴成宇支援了5吨大米、2000件饮用水和一台挖掘机。县政协委员杨成兰组织村民为救援人员免费准备餐食200余份、西瓜1600余斤。她说,“我能做的事情也不多,能帮一点是一点。”
在州政协常委、民建州委会专职副主委顾秀梅的积极协调下,多家公益组织驰援榕江,40余名救援人员参与“村超”球场清淤。100辆手推车、100把铁锹铲、500箱八宝粥等救援物资运抵榕江。
省政协委员吴剑平也是黔东南州政协委员,他第一时间调配了1100件救援物资送往榕江。
洪灾也牵动了港澳委员的心。全国政协委员企业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香港)有限公司捐赠500万元支持榕江灾后重建工作。十一届省政协港澳台侨与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香港贵州商会创会会长魏凤英第一时间向榕江捐款100万元。澳区省政协委员谢杰豪和省政协委员何云在6月24日晚紧急调集800件饮用纯净水,25日一早送达榕江。在港区省政协委员带动下,香港贵州联谊会、香港贵州政协委员联谊会、香港贵州商会、香港贵州文化交流基金会等社团积极向榕江捐款。
闻“汛”而动显担当,守望相助见真情。7月1日,最为人熟知的榕江“村超”球场的淤泥被全部清除,随着全县陆续通水通电,球场的灯光亮了。据悉,7月26日,“村超”将重启。(本报记者 黄静 通讯员 吴常成 潘期武)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