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盟 人物风采 史料纵览

首页>多党合作>民进

“乡村教育的星空一定会越来越亮!”

——民进重庆市委会“同心·彩虹行动”助力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教育

2025年07月05日 11:0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培训经历让我的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我希望通过交流展示,与更多教育同仁共享成果,共同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6月的阳光透过会议室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第六小学的“同心·彩虹行动”培训回访座谈会现场,作为往期学员代表发言的安龙县中学教师张婧激动地说。

自2021年起,在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的指导下,民进重庆市委会以教育帮扶为支点,联动党派资源、名校智库与社会力量,架起“同心彩虹”,积极探索出民主党派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新路径。5年间,“同心·彩虹行动”培训一共举办了7期,共有220余名来自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宁夏、重庆等7个省级区域数十个区县的教师参加了培训。张婧只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帮扶:探索双轮驱动模式

第一场活动,开始于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1年,民进重庆市委会于该校正式发起“同心·彩虹行动”助力西部民族地区乡村骨干教师公益培训项目,帮扶目标地,就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贵州省金沙县、安龙县,以及重庆本地脱贫区县等西部脱贫地区。

“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民进中央、兄弟省(市)民进组织、教育主管部门和统战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实现了跨区域的资源联动与协作。”民进重庆市委会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而凝聚多方力量参与其中,正是民进重庆市委会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的高效路径。

首先是“党派﹢社会组织”的共进模式。民进重庆市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得到明伦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不仅为项目的持续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也为后续成果转化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充分利用民进在教育领域的专业优势,团结多方力量,实现很好的效果。”该负责人说。

2024年,民进重庆市委会进一步深化“党派﹢名校”协同机制,联合民盟重庆市委会,整合民盟“烛光行动”与民进“同心·彩虹行动”两大品牌,联合开展公益培训行动,增强了跨党派教育帮扶的合力,为乡村教师搭建一个更广阔的成长平台,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地惠及乡村。

造血:重塑教师成长路径

传统的培训,常常是理论学习、集中听课,以及教育帮扶中的示范教学、简单研讨等。但本项目发起之初,民进重庆市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造血式”帮扶。

首先是培训形式上着力创新,将打造教师成长链作为项目的核心目标,设计了“跟岗观摩—同课异构—成果输出”三阶成长模型。参训人员深度融入名校日常教学、教研与管理,在真实场景中观察、思考、实践、反思,为提升技能奠定基础。

此外,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朝着赋能教师真本领的目标扎实推进。比如,围绕“高考综合改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等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难点问题,项目组织专题学习模块;按照“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体系化要求,明确了大单元教学设计、优秀课时教学案例设计、同课异构等实操技能。培训会、研讨会、分享会、总结会等主题鲜明的项目推进形式更是穿插其中。

“培训期间不仅体验了学校举办的‘大阅读’活动,感受到书香校园的氛围,还观摩了在学校举办的优质课大赛,受益匪浅。”一位贵州毕节的参训老师感慨。

另有不少参训教师回到学校后,将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入课堂,大大提升乡村学校的教研水平。

联动:构建可持续“发光”效应

文章开篇所提到的“同心·彩虹行动”培训回访座谈会举办期间,民进重庆市委会在贵州安龙县开展“开明优学·小桔灯助学金”捐赠暨调研活动,向安龙海子镇初级中学捐赠了小桔灯教育助学金4万元,并以《新高考背景下教学管理的实施策略》《学困生班级管理提质的思维途径》为题组织开展了专题讲座。

民进重庆市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精准对接需求、优化培训内容,提升乡村骨干教师培训质效,产生“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裂变效应。

正如贵州毕节市威宁九中教师祖大应所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只要我们持续发光,乡村教育的星空就一定会越来越亮!”

(张晓宁 凌云)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