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非公经济

宁夏民主党派、工商联关注“地摊经济”

让烟火与文明共同绽放

2025年07月07日 09:17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地摊经济”是观察社会韧性的独特窗口。近年来,随着政策给流动摊贩“松绑”,“地摊经济”的市场规模继续保持着强劲增长态势,各地均出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成为持续上升的“热话题”。

但“热话题”也需要“冷思考”,面对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摊,也有很多人提出地摊阻碍正常交通、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食品和环境卫生问题不易解决等问题。

“这些担心绝非多余。”近日,自治区工商联围绕规范“地摊经济”开展调研发现,过去的监管者过于苛刻,对摊贩缺乏起码的包容;现在,一些地方又过于宽松,缺乏基本的治理。地摊脏乱差、噪音扰民等问题的存在,也让城市环境问题和管理难题日益凸显。

“地摊经济”确实已成为部分民众拓展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如何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呢?

自治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认为,助推“地摊经济”要做到有序放开,但绝不能放任不管。建议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发布“摊区地图”,合理规划夜市与摊位布局,明确流动商贩的经营区域、限时经营区及禁止区,并公开信息;实行摊位报备登记制度,对摊贩进行必要约束;科学管理疏导,引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分级分类管理地摊经济;建立健全地摊经济信用评价体系,对经营者进行信用评估和公示,激励诚信守法、文明经营;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经营者素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文明购物,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地摊经济”顺应百姓需求,又能解决就业、推动消费,也引起了自治区民主党派的关注。

民盟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会组织盟员做了专门调研,在银川市西夏区怀远夜市,大家了解到,2024年,该夜市的营业额突破2亿元大关,入驻商户达474家。“不可否认,‘地摊经济’已经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何以现代化、精细化、柔性化为治理方向,引导地摊经济既有“烟火气”又能“守秩序”,是优化城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的重点之一。民盟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会建议,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导向,城管履职要适度向摊贩生计需要让步;完善“地摊经济”治理的政策保障,出台相关政策和条例,提供监管人员、财政经费、经营场地、体制机制的细化支持;实行数字化管理,将“地摊经济”作为城市治理中的常态化环节,助推其有序发展。

目前,宁夏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比如有的划定固定摊位,有的提出摆摊应有时段限制,还有的要求经营食品加工的必须办理健康证……民盟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地摊经济”而言,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并不矛盾,放管得当,探索治理效能最大化,必然能激活一池春水,实现多重共赢。

(张倩 记者 范文杰)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