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祁志峰:在“跨界”中诠释履职“知行合一”
2016年4月,法国巴黎一个阴冷的雨天,为了和受邀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参加圆桌会议研讨作交流发言的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志峰见面,法国古董商协会会长帕特里克・圭永在会场外等了近一个半小时。
“能与中国拍卖行业在文化艺术品领域交流合作,这场等待有着超越时间的价值。”这次见面后,法国业界对中法文化交流的热切期待,让祁志峰在文明互鉴交流实践中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文化作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既是镌刻在文明基因里的精神根系,更是滋养民族灵魂的永恒土壤。
回到陕西后,深耕文化艺术品拍卖领域的祁志峰,对今后工作发力方向有了进一步思考——要向文化领域更深层次、更广维度推进。
在履职实践中担当文化传承使命
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作家王愿坚讲述柳青蹲点农村14年创作《创业史》的故事,感慨地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柳青既‘身入’更‘心入’的扎根精神,与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一样,共同指向‘人民至上’的价值坐标。这与政协委员‘以人民为中心’的履职初心高度契合。”祁志峰说。
2018年10月,电影《柳青》在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举行开机仪式,祁志峰作为影片投资出品方之一,对这部影片倾注了火一样的热情。2021年5月21日,正如他所期待的那样,电影《柳青》在全国院线公映后好评如潮。2022年12月,这部影片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奖。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观看后说:“电影《柳青》为观众记录了这位作家、共产党员的魂魄,也让观众从柳青身上看到了中国道路和中国气派的来路,更让青年人感受到‘传承’道路与气派的重担。”
“很多人觉得拍卖和拍电影不沾边,但我就是想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以投拍《柳青》为起点、以三秦大地为‘素材库’,更多地去做一些能弘扬中华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事,这也是作为政协委员理当肩负的时代使命。”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在接受采访时说。
这之后,他又投资拍摄了《爷爷的牛背梁》《密使》《安吴青训班》《影相随》等多部主旋律电影,目前正在筹拍《十三勇士》《南泥湾》《生命的绿洲》。
作为十届、十一届陕西省政协委员,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履职之路已步入第18个年头。他说:“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履职是最基本的,其次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切入点,立足自身工作扎实推进,同时在政协平台积极发声呼吁。”
聚焦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9年全国
支持成立陕西省网络作家协会并担任协会顾问,向陕西省作家协会捐款30万元助力弘扬主旋律,推动建设陕西文学馆,筹建陕西文学创作基地、
在转化实践中淬炼创新发展底气
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是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的关键一环。作为科技“红娘”,技术经理人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直接关乎转化质效。
5月30日,全国首家技术经理人学院首期中长期业务培训班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班。“看到这个新闻我很激动,现在技术经理人培养体系更加健全了。”祁志峰说。
2019年5月,祁志峰在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专题调研考察时,科技成果转化难引起他的关注。这之后,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他先后提交了《加快推进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关于建设
“今年全国
在祁志峰积极参与推动下,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中国(陕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陕西)知识产权展示中心和陕西省技术经理人协会于2021年相继成立。
“赢得先机、赢得优势,必须持续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祁志峰说。2022年,他又发起成立了“同心共助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联盟”。
“我们还组织成立了全国首家技术撮合事务所,采用类似律所的合伙制形式把人才组织起来,撮合式‘一对一’服务科技人员和企业。而成立的科技成果拍卖中心则利用拍卖‘一对多’的形式,帮助科研人员寻找更多‘买家’。”祁志峰说。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调研中亲历的企业发展困境让我深感责任在肩。助力企业纾困突围,正是委员履职尽责的应有之义。”祁志峰说。他在近两年提交的提案中建议,积极合理使用破产重整等手段,最大限度发挥企业资产价值,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在田野实践中厚植履职为民情怀
投资拍摄主旋律电影、助力科创成果转化、帮助破产企业重整……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背后,总有祁志峰“跨界”奔忙的身影。
“就像‘文无定法’,许多工作都是在调研中发现问题、萌生思路,从‘想着帮忙解决’到‘主动履职担当’,久而久之,不少事自然就成了自身工作的一部分。”祁志峰笑着释疑。
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是祁志峰10余年来建言的重点,同时也是他投资的重点领域。多年来,他深入乡村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脚步遍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多个省份。
2018年,祁志峰开始在渭南参与奶山羊养殖和构树种植项目,2022年进一步推进这些项目扩大发展规模。近年来,他还积极参与并推进紫阳县毛坝镇染沟村文化建设项目,带领员工参加“一棵枣树”公益活动,支持陕北优质红枣培育和产业发展,带领拍卖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农副产品网络拍卖。“通过这几年的参与,我亲身感受到乡村发生的变化,通过自己的努力切实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他说。
2023年,祁志峰发起并参与陕西供港澳果菜项目,试点将咸阳的苹果、商洛的土豆、宝鸡的萝卜等特色农产品销往港澳地区。
“陕西是农业大省,发展供港澳果菜项目既有利于促农增收、乡村振兴、壮大县域经济,同时也能促进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们与香港、澳门有关机构合作,在陕西系统发展供港澳果菜基地。”祁志峰说,未来还打算大力发展种植业,计划在5年内形成种植基地10万亩,年产供港澳蔬菜30万吨。同时,投资或改造一批供港澳果菜加工中心,保障港澳果菜供应。
《关于运用“硬科技”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获评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创作的歌词《同心共圆》被评为全国政协“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歌曲征集活动”入选作品、个人荣膺中央统战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2020年度优秀团员……在“跨界”实践中,祁志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心目中的“知行合一”。
“政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参加政协组织的学习、调研等各类活动,我不断汲取力量并付诸实践,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提出建议助力发展。”祁志峰说,“作为即将成立的新丝绸之路书院西安书院的负责人,我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化桥梁促进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