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原创
近期华北湿热天气持续 “元凶”原来是它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 李木元 王晶)近日,华北地区遭遇了同期少见的高温湿热天气,不少北方网友调侃称:“再这么‘潮’,我该会讲粤语了!”气象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方闷热潮湿是由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导致,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将进一步北抬,高温闷热的天气还会持续。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介绍,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暖湿的高压气团,在其控制区间内,一般会出现晴热高温或者闷热天气。从六月下旬到七月,副热带高压会出现明显变化。随着江淮流域梅雨期结束,其脊线北跳至北纬二十五度以上,极限可达北纬三十度。江南、华南、华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甚至东北地区南部被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会出现晴热高温天气。而副热带高压的边缘是暖湿气流输送的通道,一旦与冷空气交汇,便会诱发强降雨,甚至出现低涡气旋等连续强降雨天气。
“目前出现的降雨天气,都发生在副热带高压的北侧、西侧和南侧,即副高边缘与冷空气交汇的地方。”朱定真表示,无论是近期南方出现的强降雨,还是华北地区频繁出现的雷阵雨都是副热带高压移动引发的结果。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绍,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夏季都会出现一段潮湿闷热的时期,一般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而今年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北抬时间明显偏早,因此北方地区闷热天气比往年有所提前。在气温方面,华北地区大部近期最高气温在30℃左右,然而,由于湿度较高,因此体感温度较高。
孙军提示,未来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将进一步北抬,并将控制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因此,虽然近期阵雨或雷阵雨天气能够短暂缓解华北地区湿热,但是黄淮、华北、东北地区南部等地的“桑拿天”还会持续,大家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