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军事历史

土炮攻宾州

2025年07月08日 14:08  |  作者:宾征办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934年春,珠河抗日游击队为了扩充武装,发展抗日力量,决定攻打宾州城,夺取城内敌人的武器库。

3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赵尚志、张寿筏率领游击队员50多人和义勇军“黄炮”队伍100多人,向宾州城进发。城内的党组织早已按游击队约定的时间做好了准备。

当游击队到达城下时,城内敌人已经发觉,日寇守备队、伪警察骑兵队、山林警察队等早已在城上固守,并有伪大排队、商团武装配合。由于城墙坚固,护城河又宽又深,游击队没有重型武器,怕攻城不下,便不战而归。

赵尚志发动战士们想办法造土炮,战士们在杨家烧锅弄来一根有饭碗口粗、七尺长的铁管子,利用古代火炮的原理,设计了一门土炮。他们在铁管子外面镶上柳木,用铁丝一道道地缠上,配上炮架,再把炮身刷上黑色,蒙上红布,分辨不出是土炮还是钢炮。

做好准备之后,5月14日,赵尚志给宾州城里的伪县长李春魁打电话。李回答说:“别说你是抗日军,什么军我们也不接。”同日上午,张寿筏政委作了攻城的战斗动员,重申了进城后不要损害工商业和居民等纪律。下午,游击队员400多人,义勇军“黄炮”“吕绍财”“占九营”“九亏手”等队伍,共1000余人,加上400多名助战的乡亲们,在赵尚志的带领下,分三路向宾州城进发。

下午3点钟,游击队先头部队在驼腰岭与伪警察队开火。晚7时,游击队打到宾州城南门外,占据了临街的房屋,挖成枪眼,构筑工事,准备攻城。晚9时左右,各路队伍都已进入指定阵地。游击队在城东南,担任主攻任务,负责用土炮攻城。“黄炮”队伍在城南门外,负责攻打敌人指挥所和岗楼。“吕绍财”的队伍在东岗,负责攻打伪县公署。“占九营”“九亏手”的队伍手枪多,不易攻城,他们在西门外,负责守住公路,堵截城内逃敌与外来的援兵。

游击队到城墙附近,向伪军们喊话道:“伪军弟兄们,你们不要当亡国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你们应该调转枪口,打死长官,消灭日军。”城内日伪军十分恐慌,不停地向城外无目标地射击。游击队一面唱歌,一面高呼口号,声势大振。伪军长官听后十分恼怒,下令向城外射击。游击队战士喊道:“伪军弟兄们快投降吧!不投降就用炮轰城了。”伪军长官接着喊道:“弟兄们别听他们吹了,他们没有炮。”一个战士气得骂道:“你这个不知死的东西,吹不吹你等着瞧吧!待会儿叫你尝尝滋味。”这时,赵尚志还没有下令攻城,游击队战士严阵以待。

夜间1点多钟,伪军情绪散下来,只有日本守备队到处督战。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打一阵枪,走过之后,枪声就稀落下来。此时,土炮的射击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炮膛里装进了20多斤火药,十四五斤碎铁。夜里两点多钟,赵尚志一声令下,守炮战士点火放炮,一声巨响,只见火光一闪,一条火龙直冲城门。接连打了两炮,城门被轰塌了。土炮发射出去的碎铧铁落到敌人的阵地上,只听一片惨叫声。游击队突击队的战士,冒着浓烟冲进城去。南门的守敌被这一声巨响吓坏了,慌忙向城内逃走。游击队迅速占领了城内十字街大桥以南的地段,城内守敌仍然占据着四周的城墙。

天放亮时,飞来两架敌机进行扫射。赵尚志考虑到敌我力量相差悬殊,天亮后敌人会有大批援兵到来,便放弃了继续攻城的计划,下令撤退,已冲进城的突击队迅速撤出城外。早晨6时许,日伪大量援兵乘汽车赶到,又派出飞机追赶已经撤退的游击队,游击队在赵尚志、张寿筏率领下撤回八里川。

这次攻城战斗,打死打伤敌人七八十名,游击队员只牺牲2名,受伤4名。宾州城虽未攻下,但给日伪以很大的打击,大长了抗日士气。

左下照片(7649294)-20250708093402

[本文摘自《黑龙江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