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军事历史
邹韬奋在苏中解放区
游云 遗著
我和邹韬奋同志相识,是在1942年临近春节的时候。那时,他刚从上海化装来到苏中解放区行政公署,而我也从华中党校学习回来。
春节过后不久,敌人开始了对南通地区的“扫荡”,我的工作分配到台北县。韬奋同志也离开苏中行政公署到新四军文化部去,当时军部是在苏北盐城、阜宁一带,我正好和他同行。当时,给了他一匹驯服的大马,我也陪他骑了一匹马。
那时,因为要经过几道封锁线,几乎天天是夜行军。而且大路都被破坏了,要走田埂,有时还要跳过渠道。韬奋同志是第一次骑马,要纵马跃过渠道是有困难的。但是,他为了锻炼骑马的本领,坚持要纵马跃过渠道,结果是从马上摔下来了。他从地上爬起来,仍然骑上马去。第二天,他终于能够骑马跃过战壕了。他顽强地锻炼自己,使自己很快适应战斗生活的精神,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韬奋同志离开苏中行政公署时,领导为了照顾他的身体和生活,专门给他派了卫生员,为他准备了药品、细粮、鸡蛋和奶粉等,以保护他的健康。但是,他一路上除了自己使用药品以外,那些细粮、鸡蛋等营养品,从来都不肯自己吃,总是分给护送的战士吃。
我们行军宿营之后,他也不肯自己先休息,总是要去看看护送他的战士吃、住安排好了,他才肯去睡觉。这些虽然都是小事情,但却充分说明韬奋同志不以自己为特殊,以普通战士的标准要求自己。
在我们一路同行中,每碰到一种在他认为的困难,他都要对我说:“不知道我爱人(指沈粹缜同志)是不是能行?”比如他以为延安生活条件比较苦,他就问我:我爱人到延安能不能过得惯?比如骑马跃过战壕,他说他爱人能像一个女战士,纵马跃过战壕就好了。他希望很快到军部,很快到延安去。他不仅自己决心永远跟着共产党,不断革命,而且也希望自己的爱人、儿子、女儿都能到革命的解放区来,到延安去。
[本文选自《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