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张大千的敦煌“藏宝图”

2025年07月09日 09:27  |  作者:周惠斌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941年3月,张大千和儿子张心智、侄子张心德和工匠等,风尘仆仆来到向往已久的敦煌,在莫高窟中开始了为期两年多的历代壁画临摹。1943年3月,留法画家常书鸿受命筹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一行6人也来到了敦煌。

此时,张大千的临摹工作已接近尾声,他为常书鸿安排了住处,又下厨为常书鸿接风洗尘。两个月后,张大千离开敦煌时,将关于敦煌的调查资料、记录和研究成果等留了下来,供常书鸿参考。

临别前,张大千握住常书鸿的手,半开玩笑地说:“我们先走了,而你却要在这里无穷无尽地研究保管下去,这是一个‘无期徒刑’呀!”随后,将自己手绘的一幅图交到常书鸿手里,叮嘱他等自己离开了才能打开。

张大千一行离开莫高窟后,常书鸿打开纸卷,发现是一幅《莫高窟月牙泉蘑菇分布图》,上面还详细标明了采摘蘑菇的地点、数量和时间等。常书鸿看了不禁一阵感动,因为莫高窟位于戈壁之中,食物特别匮乏,蔬菜极为罕见,张大千把自己发现的“蘑菇分布图”赠送给常书鸿,就是让他们得以改善饮食。对于张大千的关怀和慷慨馈赠,常书鸿感动不已——张大千留给他的不啻一幅“藏宝图”。

常书鸿后来按图索骥,寻找到了蘑菇,从此隔三差五地吃上蘑菇。常书鸿因此说道:“我常常思念赠送给我蘑菇图的张大千先生。我也从此喜爱画蘑菇。”并赋打油诗一首,表达自己与张大千的深厚情谊:“敦煌苦,孤灯夜读草蘑菇。人间乐,西出阳关故人多。”

1944年1月1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常书鸿任首任所长。从此,常书鸿在敦煌默默工作、生活了四五十年。后来,他的骨灰被安葬在敦煌莫高窟九层楼对面,墓碑上镌刻着“敦煌守护神”5个大字。(周惠斌)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