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90%失明风险下的突围!眼科专家鼻内镜微创摘除眶尖肿瘤
近日,在术前评估面临高达90%失明风险的严峻考验下,爱尔眼科袁洪峰教授团队凭借精湛医术,通过鼻内镜微创技术,为45岁患者田女士成功摘除眶尖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田女士视力从 0.1显著提升至0.8,且实现“面部零疤痕”,完成这场惊心动魄的光明突围。
(袁洪峰教授团队为患者做手术)
辗转求医遇困境,专家团队破难题
田女士在体检时发现右眼视力骤降至0.1,经诊断为眶尖海绵状血管瘤。这种位于眼球后方的肿瘤位置极为特殊,周围密布视神经、动脉及颅底重要结构。她辗转了多家医院求医,得到的回复却一直是“肿瘤位置太深,手术风险极大”。正一筹莫展时,她经人推荐,慕名找到了重庆爱尔眼科医院袁洪峰教授。
面对这一棘手病例,袁洪峰教授团队进行了深入评估,发现田女士的肿瘤虽位置极深,但与视神经之间仍存在微小的解剖间隙。在与田女士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袁洪峰教授团队毅然接下了这场艰难的挑战。
3小时“刀尖起舞”,鼻内镜突破“手术禁区”
手术采用了导航辅助下内窥镜经鼻腔入路摘除肿瘤,“这种方法能将失明风险降低约30%,但操作难度更大”,袁洪峰教授介绍,手术需要攻克三个难关,第一个就是肿瘤的定位,团队采用导航指引,结合眼眶及副鼻窦的解剖特点,找到肿瘤在副鼻窦的定位;其次是肿瘤的暴露,因为肿瘤位于眶尖部肌锥内,需要将内直肌及下直肌分开,但由于鼻腔内的空间太小,操作非常困难,需要助手的精确配合;最难的问题是肿瘤的摘除,需要小心谨慎的分离,不能在分离时对视神经产生额外的压力。如果肿瘤与眶尖部组织粘连不重,则比较容易将肿瘤直接摘出来,但田女士的肿瘤由于生长时间长,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摘除过程中几次将肿瘤拉断,最终经过3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在助手林茹医师、张玉医师及麻醉护理团队的通力协作下,袁洪峰教授将这颗1.6cm x1.2cm的瘤体全部摘除。
视力从0.1提升至0.8,且实现“面部零疤痕”
术后次日,田女士视力即从0.1提升至0.3,术后2周复查,视力已恢复至0.8,且因鼻腔入路实现了“面部零疤痕”。“从以为要失明到重见清晰世界,袁教授团队给了我第二次光明。”田女士激动地表示。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现了鼻内镜技术在眼肿瘤治疗中的精准应用,更树立了医患信任的典范。当患者以生命相托,医者以仁心济世,再险峻的“手术禁区”也终将被光明穿透。袁洪峰教授表示,部分患者术前视力1.0,因担心术后失明,医患双方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每一例手术都是与风险的博弈,我们通过术前精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以及多学科协作,最终实现了零失误,为患者守护住了光明。”(叶秀玲 李林)
编辑:王凌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