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创新老药工传承机制搭建中药炮制传承平台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9日电 日前,为搭建中药炮制传承平台,陈井太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在北京市房山区启动。房山区政协副主席杨冬立,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德娟出席启动仪式。
中医药的守正创新、传承发展需兼顾传统精髓与现代需求。对如何通过老药工传承工作室的师承教育培养搭建中药炮制传承平台,杨冬立希望:一是做好“传”的文章,系统整理、深入挖掘中医药炮制经验和技艺,培养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人;二是强化“研”的深度,充分利用好这一传承平台,汇聚全国顶尖专家智慧,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赋予传统技艺新的时代内涵和应用价值;三是拓展“用”的广度,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服务社会与民生的桥梁。同时,要保障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并积极探索炮制技艺在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炮制是连接药材与临床疗效的生命线。李德娟表示,目前,北京中医药管理局已累计立项建设306个市级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但由于中药类专家较少,已建成的中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不足10个。陈井太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的建设,可以确保陈井太老药工的独到经验和绝技绝活,得以原汁原味、毫无保留地传承下来。
图:陈井太向弟子讲解中药材鉴别方法
炮制是药效的基石,每一道炮制工序,都对药性有深刻的影响。房山区政协委员陈井太是一位在中医药领域深耕40余年的老药工,多年来为行业培养了大批中药炮制骨干人才。陈井太介绍,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在尊重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探究炮制机理、优化工艺、制订标准,是推动中药现代化、确保安全有效的关键路径。“全国老药工”的称号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使命。工作室将深耕“师带徒”根基,倾囊相授,不仅传授手上功夫,更要搭建“产学研”的桥梁,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用现代科学语言解释炮制增效减毒的原理,为古老技艺注入新时代活力,让好技艺惠及全行业,为房山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搭建起更高层次和更具影响力的传承创新平台。(明君)
编辑:王凌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