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书香政协”让“近悦远来”照进现实
7月6日,“书香‘药城’近悦远来”暨《扬子江文萃》全国文友见面会在江苏书展现场举行,大家以书为媒,共享文化盛宴。这是高港区以“书香政协”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首次走出去活动。
近年来,高港区政协以“书香政协”工作品牌为抓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着力打造了扬子江文萃、常玫瑰书香馄饨店、明珠“盲人朗读基地”、蔡家大院等一批“小而精”的特色文化阵地和文化品牌,搭建了一个“小而美”的全民阅读品牌矩阵,让书香政协活动“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加快实现“近悦远来”的发展愿景。
“小餐吧”推动“大阅读”
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东方小镇,常玫瑰馄饨店成了不少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点”。
与一般的吃食店不同,这家小店一楼经营着馄饨店,二楼有玫瑰有约读书吧,同时也是高港区“书香政协·祥泰示范书吧”之一。
在这里尝一碗美味的馄饨,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好书,美食和文学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这种“左手烟火、右手诗情”的独特印象,来源于店主常玫瑰。
常玫瑰是兴化茅山人,初中毕业的她上学时就爱好写作,后因陪读在泰州市区开了一家馄饨店维持生计。女儿上大学后,她在馄饨店中阅读书籍,重新拿起手中的笔。
一篇《小草也开花》让她崭露头角。文章中,常玫瑰说:人生的路有很多条,一条路失败,另一条必将为你展开,不去走一走,不去踩一踩,又怎么会发现,我是棵小草,同样可以酝酿花苞,风雨也挡不住它的盛开……
《紫藤花香》《租车库的小伙》《遇见寿星袁爷爷》……此后,常玫瑰一口气在各类报刊发表50多篇文章,她也因此出了名,成为泰州草根作家。
在高港区书香政协的感染下,通过高港区政协文化咨询专家的引荐,2024年4月16日,常玫瑰的馄饨店搬了新家,创新设计“馄饨店+读书吧”空间模式,将“玫瑰有约”读书吧“嵌入”商圈场景,以文会友、以文聚商,打造高质文化交流城市名片。
如今,常玫瑰被聘为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理事、省妇联全民阅读推广人和高港区“书香政协”阅读推广大使。
“小主播”变身“大网红”
7月6日,在本届江苏书展现场,26岁的高梓涵朗诵了《扬子江文萃》作品“多年母子成姐弟”,娓娓道来的声音,让现场观众动容。
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高梓涵还有另一个身份——全国首家盲人朗读基地“明珠朗读”项目负责人,也是“书香润明珠,政协来帮‘盲’”协商民主文化培育展示点建设者之一和“书香政协·诗书新高”特约朗读者。
据了解,“明珠朗读”的诞生,源于《泰州晚报》的一档“坡子街·盲人朗读”的栏目。盲人渴望“明珠”,朗读如沐春风。如何将“坡子街·盲人朗读”栏目从“线上”落户到“线下”,实现“民生关爱”与“政协履职”深度融合,让“盲人朗读”与“书香政协”相互赋能,打造“边缘有爱”系列协商品牌?
高港区政协坚持“书香政协”赋能协商民主文化培育工作,联合市、区残联,在明珠街道春风社区协商共建全国首家“盲人朗读基地”,帮盲人朋友找到一双“慧眼”,打开阅读“视界”。
去年5月19日,全国助残日,“全国盲人朗读者集结地·明珠朗读”在泰州明珠街道揭牌。这是专为盲人朗读打造的文化基地,由高梓涵回乡筹划创建,她想用自身的萤火之光,点亮万千盲人朋友的阅读梦想,达到书香政协,用盲人书声浸润每个心灵;盲人朗读,让政协书香弥漫每个角落的同频共振的效果。
今年5月,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高梓涵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小平台”引领“大读写”
7月6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江苏书展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扬子江文萃》文友汇聚一堂,大家以文会友,畅谈文学和写作。
《扬子江文萃》是在扬子江药业集团支持下、高港区政协等部门共同创办的文化品牌,是高新(高港)文化品牌立起来、文化名片亮起来、文化自信强起来的重要标志,致力于讲好新时代发展好故事、传播政协好声音,为高新(高港)企业家立传、为高新(高港)科学家立传、为高新(高港)人民立传、为高新(高港)奋进的新时代立传。仅一年多时间,就让这个新媒介文学平台成为泰州乃至全国的一道独特的新大众文学景观。
“全国各地向我投稿的作者已有9000多人,以平均每人投稿两篇来算,已收到大约1.8万篇文章。”《扬子江文萃》执行总编翟明说,今年3月,《扬子江文萃》同名丛书3卷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里面收录了去年上半年公众号上刊发的171篇文章。
《扬子江文萃》有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做法,就是努力把“把阅读者变成写作者、评论者、分享者”,把写作阅读评论分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一个快乐的源泉。“醒来读文萃,睡前品经典”正成为高新(高港)独特的“生活新时尚”。
翟明说,《扬子江文萃》有个小目标,三年内,全国333个地级市,每个地市级,至少发现一名普通人写的、符合扬子江文萃“非虚构、接地气、抒真情”要求的、能打动无数人的美文。
“小照片”凝聚“大能量”
许庄街道蔡家大院是高港区政协首批打造的协商民主文化培育展示点之一。该区政协坚持“六年磨一剑”韧劲,先后8次组织相关部门、界别开展专题协商,提出意见建议10余条,明确了蔡家大院保护与利用的策略框架,系统构建“三园五馆”建设格局;区政协先后4次召开文史工作推进会,形成30余万字图文并茂的《蔡庄村志》,让蔡家大院“旧貌换新颜”。
今年2月10日,纪录片导演焦波的“俺爹俺娘”摄影艺术馆正式落户蔡庄村蔡家大院。焦波,这位来自山东淄博的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了爹娘12000余张照片和600多个小时的录像,深情诠释了亲情的伟大与无私。1998年,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俺爹俺娘”摄影展,成为让人落泪的影展。这个意义非凡的摄影展落户许庄街道蔡家大院,背后是协商议事汇聚起来的强大力量,是文化惠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蔡庄村党委书记蔡春介绍,蔡家大院是宋朝书法名家蔡襄后裔居住地,“蔡襄爱民”“梦祥孝母”等历史典故,由蔡庄人一代代薪火相传,成为蔡庄村孝义文化的经典教材。蔡庄村有幸成为《俺爹俺娘》摄影展与蔡庄村的孝义文化非常契合,摄影艺术馆落户许庄,不仅丰富了本地的文化内涵,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感悟亲情、传承美德的新平台,也将成为高新高港文化展示的又一重要窗口。
如今,每到周末,成群的孩子来到蔡家大院研学,大家驻足凝望,不少人在照片前红了眼眶,深切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珍贵。
高港区政协持续深化“书香政协”工作品牌建设,通过激活每个“单体细胞”,催生“裂变效应”,一个个“以读书学习促建言资政、蕴建言资政于读书学习”的交流、分享、联谊的平台建成运行,一张张“重要名片”熠熠生辉,一块块“金字招牌”愈发闪亮,为加快实现“近悦远来”美好愿景贡献一份力量,真正让“近者悦”没有空白、没有盲点,让“远者来”虽远弗届、虽远必达、再远也来。(杨鼎)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