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从“中国邮政首次启动生肖邮票图稿全民征集”说开去——
全民参与 共同描绘属于全体中国人的“生肖骏马”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 王硕)7月11日中国邮政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全社会征集2026年《丙午年》生肖邮票图稿。这是中国邮政自1980年发行生肖邮票以来,首次打破专业限制,开放全民征集生肖邮票设计图稿,标志着生肖邮票设计模式迎来历史性突破。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
当邮票在千里邮路之间传递,见到盖着邮戳的邮票便能感受到亲人和朋友的牵挂。同时,邮票还真实地反映了每个时代的社会文化、重大事件和政治经济状况,记录和见证了祖国繁荣昌盛的变迁过程。
从《长江》《黄河》九枚邮票铺展山河气象,展现文明摇篮的宏伟气魄,到《唐诗三百首》在一版邮票中微缩25000多字的精工细作,雕琢中华古典文学的优雅哲思。从《民族大团结》用一套56枚邮票描绘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图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邮票再现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史——邮票在讲述着中国故事,传递着中国形象,弘扬着民族精神,镌刻国家走向伟大复兴的铿锵足迹。
立足新发展阶段,如何留给后人一个更加生动的“时代画像”?中国邮政的答案是“开放”,与人民群众同题共答。
以生肖邮票为例,此前,设计均面向美术领域从业者邀约征集,其中不乏张仃、黄永玉、韩美林等知名艺术家参与。而今年,为回应更多人的参与热情,《丙午年》生肖邮票征稿活动将打破专业限制,提出“全民参与、开放共享”的方式,真正实现“无门槛”参与的历史性突破。
阐释原因时,中国邮政相关负责人指出,文化的根在人民,传承的力量也在人民。希望通过全民征集既能让散落在民间的艺术智慧被看见、被珍惜,也能让邮票设计更贴近大众,真正实现“符合大众审美”的初衷;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邮票设计领域发现、培养、储备更多新鲜血液——入围的设计者会被纳入“中国邮政邮票设计师人才库”,获得后续合作的机会,期盼能由此形成良性循环的创作生态,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中国邮政方面特别指出,此次征集对所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的设计元素和风格都持完全开放的态度,特别期待年轻人的加入,期待年轻人的巧思,能让这枚邮票更有时代气息,也能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更鲜活的生命力。
据了解,中国邮政此前已开始在相关方面的探索。从以前的专家选题到现在的开放选题、从以前的名家设计到现在的开放设计、从以前的直接发行到现在的开放公示(征求社会意见)……2025年以来,已陆续向社会征集邮票选题超过1000条,其中不少被吸收采纳,转化为未来几年的邮票发行规划。x许多意见建议帮助提升了邮票的艺术性和亲和力。
中国邮政表示,未来还会在发行管理上探索“开放”,以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压控总量,调整预订结构,增加零售规模,不断改进邮票发行工作,持续提升邮票用户体验;并继续以邮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与精神滋养。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