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津澳同心 十年同行 润物无声
——记澳门大学生天津学习交流计划
“此次交流,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尽管澳门和天津地处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但我们同属一个祖国,有着共同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基因。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紧紧相连。我们会带着这份珍贵的回忆与收获,努力成为促进两地交流的使者,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近日,在“津澳同心·十年同行”澳门大学生天津学习交流计划十周年总结会暨2025年学习交流活动结业式上,来自澳门旅游大学的周晓婷同学深情分享感受。
天津和澳门同属中西交融的沿海开放城市,是渤海之滨、南海之畔的两颗璀璨明珠,在人文、教育、经贸等领域契合点多、互补性强,为两地合作交流、青年学习交往提供了广阔空间。
2015年以来,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的倡议和指导下,天津市政协与全国政协港澳
十年深耕,构建津澳青年交流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澳门青年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去年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对澳门青年提出“心系澳门、心系国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殷殷嘱托。
组织澳门大学生到内地学习交流,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青年交流活动。10年来,“澳门大学生天津学习交流计划” 在规模化与常态化方面持续发展,从首期12名参与者扩展至每期30人,覆盖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旅游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5所高校,已形成稳定的青年交流平台。活动增进了澳门青年对祖国和天津的了解,深化了津澳两地的交流合作,搭建了津澳青年交往交流交融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平台,在渤海湾和濠江畔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在课程与活动体系化设计上,天津市政协以“专业提升+国情教育+文化体验”为核心,构建多维培养模式。尤其注重专业研讨,围绕
值得一提的是,组织者注重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目前,“澳门大学生天津学习交流计划”形成了“政府主导+高校承办+社会参与”的协同模式:全国政协港澳
十年足迹,播种下津澳文化交流的种子
参观梁启超、霍元甲故居,在平津战役纪念馆听讲解,来自澳门科技大学的王思菁同学说:“心情十分激动,天津的历史是一个缩影,先辈对国家和时代的无私奉献激励着我们珍惜和平、继续奋斗。我将把这份珍贵的记忆和学习经验带回家乡,传承发扬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友谊。”
学习交流计划紧扣文化交流主线,通过丰富的学习实践,让澳门青年认识历史、熟悉国情、了解天津,增进了对祖国历史、文化和国情的感知与理解,强化了爱国爱澳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提振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澳人治澳”方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澳门青年们说,自己的认知升级了:从“了解祖国”到“融入国家发展”的历史视野在不断拓展。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都留下他们的足迹,爱国主义教育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中展开。澳门学子加深理解了“一国两制”的历史逻辑;赴中新天津生态城、海鸥
参加2015年首届交流计划的张文意和郭家述说,10年来,两人的人生轨迹、职业规划与赴天津之旅紧密相连,是他们各自投身事业的启蒙与动力。
交流计划以实践赋能,从“课堂学习”到“社会贡献”。来自新闻传播、心理学、历史、设计、国际旅游管理、数字媒体艺术、旅游会展及节目管理、酒店管理、文化与遗产管理等不同专业的澳门大学生,与南开大学学生共同设计调查问卷,参与沉浸式体验设计,拍摄宣传视频,还结合澳门“世界休闲旅游中心”特色,组织澳门项目策划比赛等,搭建起津澳青年交往的桥梁,为两地加强经贸、港口、人文等领域合作,注入了青春力量。
十年收获,在天津读懂内地
“此行坚定了我传承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历史使命感。”来自澳门大学的李晓晴同学风趣地学着天津人喊她“姐姐”的情景,这里浓浓的人情味让她有着家的温暖。“我定会再次造访这座有温度、有故事、有担当、充满人情味的城市,那时我将是助力经贸人文合作的一分子。”
天津与澳门同为国际港口城市、
学习交流计划形式多样,在授课学习、参观考察、实习实践和座谈交流的同时,推动着津澳多领域合作。
“我们要进一步建好用好津澳交流平台,加强经贸、港口、人文等领域合作,携手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表示。
“10年来,各有关方面精诚团结、务实合作,使学习交流活动办出了好效果、办出了高质量,拓展了两地交流交往内容,为开展更深层次、更多维度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天津市政协主席王常松希望同学们当好“一国两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和澳门贡献青春和力量。天津市政协将会同各方做好学习交流计划各项工作,为推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行稳致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人问,澳门是什么门?我会说,澳门是祖国的南大门。打开它,走进去,里面是一片别致的风景。今天的澳门,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和谐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团结一心。我们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积极投身‘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几年前,澳门大学潘伟峰同学的誓言依然在耳畔。
在天津读懂中华文明。10年间,“澳门大学生天津学习交流计划”用脚步丈量1.2万平方公里,感知天津,感知内地,用心体验天津高质量发展成就,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提升澳门青年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在澳门青年心中播撒下爱国爱澳的种子,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澳门大学生们说:要用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津澳故事”。(记者 张原 李宁馨)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