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产业动态 发明·创新 探索·发现 科学麻辣烫 科技人物 专家讲坛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页>科技>资讯

检验检测行业高新技术成果显著,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5年07月15日 09:26  |  作者:高志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7月15日电(记者 高志民)在7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举行的 “检验检测支撑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被公之于众,展现出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强劲动力。
高新技术引领,检验检测机构实力跃升
截至 2024 年底,我国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达到 6025 家,同比增长 5.17%,占机构总量的 11.36%,这一比例高达全国企业总体水平的 14.95 倍。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司长况旭指出,检验检测行业在高新技术企业及 “专精特新” 企业认定中的出色表现,淋漓尽致地彰显出其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的独特特质。
从科技赋能成效来看,这些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在 2024 年的收入高达 2322.44 亿元,同比增长 7.58%,营收贡献率达 47.63%,与 2019 年相比,大幅提升了 28 个百分点。同时,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或 “小巨人” 企业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有 1500 家,占比 2.83%,为全国企业总体水平的 11.32 倍,其收入为 806.23 亿元,营收贡献率达 16.53%。
在从业人员能力结构方面,截至 2024 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 16.01 万人,同比增长 5.02%,占比 10.33%;大学本科学历人员 67.62 万人,同比增长 1.62%,占比 43.62%。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20.21 万人,同比增长 4.75%,占比 13.04%;中级技术职称人员 33.39 万人,同比增长 1.15%,占比 21.54%。本科以上从业人员达 83.63 万人,占比过半,达 53.95%;中高级职称人员规模突破 53 万,较 2019 年增长 22.7%,为行业技术创新筑牢了坚实的人才根基。
技术自主创新成果同样令人眼前一亮。2024 年底,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共 1067.01 万台套,同比增长 3.87%。其中,国产仪器设备 992.51 万台套,同比增长 4.11%,数量占比突破 93%,资产原值 3716.44 亿元,同比增长 9.59%,占比 65.18%,核心检测设备自主研发能力显著增强。
“工业机器人” 项目,填补关键核心能力空白
市场监管总局积极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启动了一批质量强链标志性项目,其中 “工业机器人” 项目成果斐然,成功填补了相关领域检验检测关键核心能力的空白,为解决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急需的能力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怡介绍,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相关单位积极承担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链 “工业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件质量提升” 项目。该项目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着力点,致力于提升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在提供新质生产力 “新” 的保障方面,沈阳工业大学稀土永磁电机质量检验中心以创新技术助力沈阳微控飞轮储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高速电机电磁 - 热 - 流体 - 机械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计算模型,大幅提高电机损耗、温升以及机械强度等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助力企业实施我国首个 “飞轮 + 锂电池” 混合储能新能源调频项目,使该企业成为辽宁省首家装备制造业 “独角兽” 企业。
在推动新质生产力 “质” 的优化方面,中国机械总院沈阳铸造研究所深度赋能中国航发集团,构建面向工业 CT 检测的高效超分辨率重建及缺陷智能识别模型,将检测效率提升 50% 以上,显著降低缺陷漏检率,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助力我国首个新型号航发叶片研制,加强了航空航天高端零部件全流程的高质量闭环管控,为国家重大装备质量安全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在加速新质生产力 “力” 的合成方面,国家机器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辽宁)依托体系化的机器人检测能力,为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 10kg - 300kg 负载轻载、中载、重载系列化工业机器人新产品开展运动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检测,提升了产品安全水平和可靠性。同时,为产品符合全球市场准入要求的出口认证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支撑,加速机器人产品 “走出去” 步伐,成功助力其拓展海外高端市场。
郑怡表示,下一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将积极引导全省检验检测机构全面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辽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全面布局,助力产业优化升级
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副司长张磊柱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实施 “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着力构建覆盖产业发展全链条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支持检验检测机构根据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针对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改造开展检验检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服务能效。例如,我国电力行业从业人员穿戴的个体防护作业装备长期依赖国外实验室检测和试验,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组织攻克标准电弧能量、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国内首套个体防护装备检验检测系统,检测数据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EE 专家组评审,目前已服务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 30 余家国内外企业。
在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方面,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检验检测机构分析产业现状,编制与产业发展图谱相配套的检验检测供需清单,针对检验检测空白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助力新兴产业壮大。如国家通信导航与北斗卫星应用产品质检中心攻克超小型化集成设计、低功耗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重量不足 50 克、精度达到厘米级的测试系统,有效填补了微轻小无人机飞行性能检验检测技术空白,保障无人机运行安全、精准飞行和有序管理,筑牢低空经济发展安全保障。
在培育引导未来产业方面,市场监管总局鼓励检验检测机构超前布局,向创新链前端延伸,服务产品设计、研发和中试,实现与产业创新同频共振。例如,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与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联合搭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构建面向人工智能检验检测的测评体系、测试数据基准和检测工具链,目前已经覆盖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行业领域,以及 90% 以上的智能语音交互效果评测场景,为国产大模型、工业 AI 应用等提供智能检测解决方案。
张磊柱介绍,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和协同创新,深入实施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推进检验检测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检验检测行业正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在各个产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编辑:王凌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