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爆笑法治漫画——八仙也得懂点法》:以文学破解当代儿童的法治教育密码
解淑平(笔名解小邪)是一位执着于写作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作家。她近些年的作品都体现了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视。《爆笑法治漫画——八仙也得懂点法》匠心独运,将中国神话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巧妙融合,让“仙界”与现实交织,故事与法律相映,从多维度视角打造出法治神话系列作品。
解淑平来自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的东北部,这是一片充满传奇的土地,也是孕育文学的沃壤,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就是高密人。解淑平的成长之路颇为传奇,16岁退学,20岁出版长篇小说《多梦季节》,接着到鲁迅文学院进修,在进修的三个月里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雨后的阳光》,随后又接连出版40多种图书。她能取得如今的成绩,与自身的“学习力”密不可分。我发现,很多优秀的人都有很强的“学习力”。他们换过很多岗位和领域,但有个共同点,就是换岗换行业后,都能很快适应并成为行业专家,这与他们的学习有关,他们靠“学习力”闯天下。“学习力”源于学习本身,而解淑平不仅有“学习力”,还具备很强的创作力和执行力。16岁时她创作校园文学,做教育媒体记者后创作教育图书,从事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又开始书写与青少年法治有关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说她在人生每个阶段都能将“学习力”转化为灵感。
解淑平说,小时候老版《八仙过海》电视剧主题曲旋律一响起,她就扔下作业去“会八仙”。“人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的主题曲一直在她脑海萦绕。这部难忘的电视剧为她后来创作《爆笑法治漫画——八仙也得懂点法》埋下了伏笔。长大后,她长期关注青少年法治教育,发现这些年青少年法治教育虽有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说起来重视,做起来不重视;不出事不重视,出了事格外重视”的现象。她想创作适合青少年的法治文学作品,于是贴近当下青少年生活的“智多星管小正”法治安全系列小说应运而生。同时,她设想能否将法治文学创作与神话故事结合,便着手创作《爆笑法治漫画——八仙也得懂点法》。此时,距离她看《八仙过海》已过去三十年。她行动力很强,知道梦想成真需实干,所以想写就动笔了。
在《爆笑法治漫画——八仙也得懂点法》中,解淑平把法治思维融入八仙故事,以经典桥段为载体,结合法治故事进行合理想象。她笔下的八仙虽是神仙,却并不完美。比如,张果老酒后倒骑毛驴,撞毁千年古树;吕洞宾抄袭文章,惹怒李白;汉钟离挖药材惹出是非;疯狂音乐家韩湘子制造噪音扰民……有趣的是,这套书虽源于神话故事,很多素材却都有现实源头。像曹国舅将自家书房改为学堂的故事,灵感就来自宋朝名相范仲淹。范仲淹拿出俸禄购置义田,资助贫寒之士,听风水先生说家里的书房是风水宝地,后代必出大官,便把书房改成学堂,帮助更多读书人成才。还有曹国舅“歪理千条万条,道理只有一条”的名言,是作者看越剧时得到的启发。另外,吕洞宾科举之路的细节以及他与李白在同一时空谈论文章抄袭问题等,是作者参观博物馆后的思维发散。这些创作细节十分巧妙,离不开她的大量阅读、实地游览和长期积累。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她秉持法治文学儿童观,正确认识神话,挖掘神话背后的法治意义,将跨界知识融合,创作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作品。
这无疑是一次极具开创性的宝贵尝试,真正做到了以文学破解当代儿童的法治教育密码。读者翻开书页,便能感受到作者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的良苦用心。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新时代的少年只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能在生活中践行“歪理千条万条,道理只有一条”,法治中国的崭新蓝图才能真正实现。
(李希贵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