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建言立论 统战新语 双向发力 民主监督 提案工作 实践探索 委员自身建设

首页>理论>建言立论

撰写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

2025年07月15日 15:34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撰写社情民意信息不仅是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履职的基本功,也承载着基层声音向政策决策层传递的核心功能。力求社情民意信息出精品、被采用、能转化是民主党派成员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何能够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撰写信息之后、提交信息之前掌握好三个关键点。

把稳参政议政的“方向盘”

“讲政治”是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的“方向盘”。讲政治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对党派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参政议政履职能力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求所撰写的信息必须符合国家大政方针、服务于发展大局、维护多党合作格局,与党委、政府工作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一要坚定政治立场,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要紧扣“国之大者”,聚焦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国家发展战略反映问题。三要站稳人民立场,代表特定群体(而非个人或个别利益)发声,反映特定群体、特定行业的共性诉求和根本利益,出发点必须是有助于推动问题解决、改善民生。

提交信息之前要自检自查:我的信息是否服务于国家战略或人民根本利益?是否代表了某一群体真实、共性的诉求?建议方向是否符合现行政策框架或者改革精神?等等。

筑牢信息价值的“生命线”

“实事求是”是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的“生命线”。核心要求是要确保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具体,经得起推敲,是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

一要沉到一线“捞活鱼”。坚决摒弃闭门造车,走到田间地头、走进车间工坊、社区家庭,用“笨办法”掌握第一手资料,原汁原味地收集群众的急难愁盼,进一步凝练成真诉求。二要穿透政策“中梗阻”。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政策执行单位,了解政策落地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探寻实事真相、发现症结所在,进一步找准真问题。三要善用工具“辨真伪”。结合官方统计数据、权威媒体报道、跨区域案例比较进行佐证,可以增加信息说服力,但必须人工核实数据来源和代表性。也可以借助专家力量仔细甄别、去伪存真,进一步核准真情况。当前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盛行,要坚决避免用AI代写信息。我们可以充分发挥AI快速检索、梳理脉络、优化表达的作用。但是,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写更强调政治判断、价值权衡和社会洞察。放任AI代写容易造成数据信息不实,案例来源不明等问题,将直接影响信息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

提交信息之前要自检自查:我的核心数据和案例是否源于亲身调查或可靠来源?是否反映了事物的全貌和复杂性?是否避免了主观臆断和道听途说?是否对网络信息进行了有效甄别?等等。

锻造决策参考的“试金石” 

“有价值”是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的“试金石”。建议要精准、可行、有价值,能为解决问题提供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案,具备转化为政策或改进工作的潜力。

一要突破“浅表化”。提高信息“价值含金量”不能满足于现象描述,需要对发现的信息线索增强敏感度。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和系统性症结,将“点”上存在的问题,放到更广地域(从县-市-省-全国)、更深层次(从表象-机制-政策)去思考,形成对复杂社会问题的深度聚焦与深层次剖析,从而将群众的分散性诉求提炼为系统性、行业性建议。二要转化“表达用语”。将群众的“大白话”、行业的专业术语,精准转化为清晰、规范、易于理解的政策性语言。三要立足“可操作”。建议需考虑执行主体的能力和资源,力求具体、明确、分步骤。避免空泛的口号,多提“谁来做、怎么做、分几步走”的实招,站在政策执行者角度思考其可行性。四要秉持“建设性”。信息基调应是积极的、善意的,聚焦“如何做得更好”提建议,旨在为问题的发现“补视角”、为诉求的解决“补对策”,为政策的优化“补漏洞”、为工作的改进“补短板”,而非批评、指责、抱怨。

提交信息之前要自检自查:我的建议是否直指问题核心?是否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是否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落地?是否站在决策者和执行者角度考虑过可行性?语言表达是否清晰、规范、有政策水准?等等。

总之,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撰写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需要努力做到“跟党走、为人民、讲真话、谋实策”。只有把握好上述三个关键点,才有可能持续产出有分量、能转化、真管用的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治理效能提升贡献民主党派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山西省晋城市政协委员、民革沁水县支部副主委 张鹏军)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