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朱自清与三座湖

2025年07月16日 09:10  |  作者:李清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在朱自清的一生中,有三座湖泊与他紧密相连,他还用文字记录下了与这些地方的关系。

首先是江苏扬州的邵伯湖。邵伯湖是淮河入江水道上的重要湖泊,湖畔的邵伯古镇是京杭运河畔声名远扬的繁华商埠。朱自清4岁时,随任职的父亲来此,接受了早期的文化启蒙教育。他对邵伯感情深厚,不仅自称扬州人,还将邵伯视作“童年故乡”。在有名的《我是扬州人》一文中,他提及当年居住的万寿宫门口便是运河,儿时常向河中投掷瓦片玩耍,父亲的当差还常抱他去铁牛湾骑铁牛。

其次是浙江上虞的白马湖。1924年春至1925年夏,朱自清在浙江绍兴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这所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1929年11月,他在《清华周刊》发表散文《白马湖》:“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沿铁路的水,再没有比这里清的。”朱自清的居所离湖很近,他笔下的白马湖春日山青水软,小马路两边种着小桃与杨柳,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都各有风味;夏夜“有月时可在湖里划小船,四面青霭,望别的村庄如蜃楼海市,无月时可在田野里看萤火,有成千成百的萤火飞出来,像金线网又像耍着火绳”。白马湖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最后是云南蒙自的南湖。1938年,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学院暂迁蒙自,任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也在蒙自南湖边居住了一段时间,并创作了《蒙自杂记》,细致描绘了蒙自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色。在提到南湖时,朱自清写道:“湖堤上种了成行的由加利树;高而直的干子,不差什么也有‘参天’之势,细而长的叶子,象(像)惯于拂水的垂杨,我一站到堤上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再加上嵩岛那一带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更象(像)什刹海了。”既流露出浓厚的文人趣味,又饱含抗战时期深沉的乡愁。

可以说,湖泊是朱自清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灵感源泉。(李清)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