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宁夏固原市政协——
打通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住宅物业服务管理,一头连着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冷暖,关系着社会治理成效。
“民以食为天,家以居为安。我们期盼有更好的物业服务、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好的生活品质。”如何才能有效提高物业管理水平?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政协召开的“有事好商量”座谈会上,业主代表说出了自己的期盼。
据了解,目前,固原市共有627个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达1818.2万平方米,17.62万套住房里居住着49.48万人。113家物业服务企业和3650名从业人员是城市物业服务的主力军。近年来,固原市积极构建基层治理融合、红色党建引领、行业监管创新三大物业管理体系,推动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然而,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如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参与社区共治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小区公共事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等。
以建成于2008年的固原市原州区怡和小区为例,业主代表金建虎表示,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绿化缺失、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长期困扰居民。“尽管在街道和社区支持下成立了业委会,小区面貌有所改善,但消防栓无水、路面硬化不完善等问题仍亟待解决。”
业主代表杨军也反映了自己居住的小区智慧门禁形同虚设,外来人员随意出入,周边车辆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
部分政协委员、各县区代表、街道社区负责人和物业公司代表们纷纷围绕服务质量、监管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协商与热烈讨论。
新建小区的物业服务相对完善,业主期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固原市政协委员马晓斌建议在新建小区试点“基础服务﹢N”模式。“在做好基础性工作之外,让物业企业拓展家政保洁、代收代寄、居家养老等便民服务,为业主定制专属服务包,通过建立阶梯式收费标准,破解‘收费与服务不匹配’的行业顽疾。”
对于老旧小区,大家呼吁社区申请专项维修资金或争取政府补贴,对小区道路、楼道照明、健身器材等进行全面改造。同时,建立基础设施定期巡检制度,加快周边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缓解停车难题。
对于“多头管理却无人担责”的困局,委员们建议制定物业监管权责清单,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以季度联合执法的方式破解目前存在的问题。
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意义深远,这既是关注民生民愿、回应民声民意的生动实践,也是提升城市品位、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委员们还建议,将物业企业能力建设纳入基层治理专项行动,借助党建引领强化服务意识,依托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效率,通过专业培训拓展服务能力,推动物业服务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华丽转身。
(记者 范文杰)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