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成都市政协——
做好“精细活” 绘就新图景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六大核心任务之一。
今年4-5月,成都市政协围绕“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组织开展专题协商调研活动。两个月来,各课题组赴省外、市内10余个点位实地调研访谈,收集典型案例与文献资料60余篇,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
之后,在专题协商会现场,部分市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乡村治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展开深入讨论,为推动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提供了不少新理念、新思路。
“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有待加强。”这是调研中大多数委员的切身感受。委员们建议,要根据村(社区)实际变动,保持网格党组织动态整合重构与优化调整,积极推进院落、网格、新兴领域、新就业群体等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加强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的领导,推动并深化村(社区)与社会组织、物业的党建联建;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新活动,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同时,强化乡村治理干部队伍支撑,落实领导干部定期走访制度,帮助村干部解决实际困难。
“农村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广大农村范围内,专业社工队伍的专职人员严重缺乏,且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不足,以致服务质量和覆盖面与城区差距较大。”市政协常委李建中的发言引人深思。他建议,通过与高校合作,采用“导师制”培训、专家力量下沉等方式定向培训,提升现有农村社会工作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务能力;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设置农村社会服务岗位、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返乡服务等系列政策,建设专业社会工作队伍,构筑人才矩阵。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近年来在数字乡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乡村数字治理提供了坚实基础。但刘川江等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乡村数字治理仍面临基础设施滞后、应用场景单一等挑战。为此,刘川江从基础设施、数据要素、技术融合、人才培育、可持续发展等维度提出了建议:推动物联网全域部署,实现灾害预警、智能灌溉等功能,并在中心镇建设边缘数据中心,实现一村一屏治理;推广农民数字普惠套餐,降低农户使用门槛,在村委会、合作社、农机站等建设共享智能终端,优化数字便民服务;制定《乡村数据共享目录》,开展数据资产确权试点、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实现数据价值变现,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刘珊)
编辑:实习生 李军(辅导老师: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