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打造“近悦远来”的温馨港湾
——成都青羊区政协就优化青年人才服务开展专题调研
“这里的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健身房、舞蹈室、文化活动室一应俱全,很方便,很温暖。”近日,四川成都市青羊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蔡桥街道同欣社区冠寓公寓,实地视察调研青羊青年人才驿站建设运营情况。在此居住的青年们对该公寓完善的设施和周到的服务纷纷表示满意。
作为成都市“蓉漂”计划的重要载体,青羊青年人才驿站自2023年11月投用以来,以“硬件保障+软性服务”的组合拳赢得口碑,不仅为来青羊求职、实习、创业的青年提供短期免费住宿,更配套就业对接、政策咨询、社交社群等服务,今年已累计服务799人次,让不少“蓉漂”从“过客”变“归人”,成为展示青羊“爱才惜才”形象的重要窗口。
“人才驿站是引才留才的第一站,既要解‘燃眉之急’,更要铺‘长远之路’。”带队调研的区政协副主席邓立新介绍,推进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才,关键在青年。一直以来,区政协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开展此次调研就是为了进一步优化青年人才服务、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积极营造“青羊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青羊更有为”的浓厚氛围。
调研中,委员们详细了解了青年之家的功能设置、活动开展等情况,并对青年发展社区整合辖区美食、生活、体育等资源,创新定制青年发展七大场景地图及周边美食地图,满足青年多元化需求的经验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座谈会上,委员们围绕驿站从“短期港湾”转变为“成长平台”的长效发展路径展开了热烈讨论。
委员们提出建立“政企社”三方联动机制:一方面推动人社部门、人才驿站与辖区重点企业的数据互通,动态更新岗位需求库与人才技能档案,通过算法匹配实现“岗位推送—面试邀约—入职帮扶”全流程衔接;另一方面建议延伸服务触角,在住宿期满后对接廉租房、人才公寓等住房资源,同步嵌入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导师结对等增值服务,让青年人才“落脚即安心,扎根有支撑”。
谈及社群活力提升,委员们认为需打破“单一行政主导”模式,构建多元共治生态。如,联合高校团委开展“职场领航”分享会;引入文创机构策划市集、读书会等轻量活动,让青年在互动中建立情感联结;鼓励入驻青年自主发起兴趣社群,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创造”,真正让驿站成为有温度、有活力的“精神家园”。
在可持续运营方面,委员们聚焦“公益底色+市场活力”的平衡之道提出了“基础服务公益化+增值服务市场化”的发展路径:保持普惠性的同时引入咖啡简餐、共享办公等轻消费场景,所得收益反哺驿站运营;对接辖区商圈、文旅企业,通过流量置换吸引商户赞助活动,既降低运营成本,又让青年享受更多城市福利,形成“社会资源反哺人才服务,人才活力带动区域消费”的良性循环。(记者 韩冬 通讯员 李峰 张洪)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