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精选题 巧破题 齐解题
——福建莆田市政协开展“一月一主题”履职记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循着“一月一主题”的清晰脉络回望,一组“组合拳”正映照出福建省莆田市政协履职工作的新风采——
从智转数改的产业前沿,到托育服务的民生关切;从木兰溪畔的绿色守护,到侨胞桑梓的深情纽带……坚持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聚焦选题、破题、解题全链条,人民政协力量在莆阳大地澎湃涌动。
“三个维度”精选题
市政协的“一月一主题”,始于精心选题的高度、温度、广度“三个维度”,确保拳拳击中要害。
紧扣中心大局彰显履职高度。市政协始终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和“保护好湄洲岛”重要嘱托作为履职生命线,贯穿全年工作。上半年,十多场协商会议次第展开,5篇高质量报告赢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部分成果已转化为发展新政。
紧贴民生关切传递履职温度。遍布全市的31个“委员履职活动驿站”和66个“莆事好商量”基层协商点,化身“民情前哨站”与“协商微阵地”。按月设定的民生议题,针对“小托育”、扬尘治理、院前急救等群众心头事,86场“微协商”汇聚民智,263条建议破土而出,120个群众身边难题迎刃而解。
紧跟重要节点拓展履职广度。从“国家安全”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国安专家深度开讲,到
“五位一体”巧破题
市政协的“一月一主题”,成于“深度调研、靶向协商、开门办提案、委员履职日、主题活动”的“五位一体”模式的精准破题。
调研力求“深透实”。调研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确保方向准确;调研中,综合运用实地走访、蹲点调查、问卷网络征集、大数据分析等多维手段;调研后,对标国内的典型案例深入研讨。如聚焦“办好小托育、托起大幸福”主题,组织600多人参与调研,让52条建议既有“本地味”又含“先进经”。
协商追求“高效准”。每场协商力促“靶向治疗”,邀专家“把脉”,委员“支招”,部门“作答”。尤其是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专题协商现场,5位专家、4名委员、16个部门齐聚一堂,思想火花迸发。同时,协同纪委监委建立“协商—建言—落实—转化”贯通机制,打通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
提案突出“质效显”。全省率先出台《重点提案培育工作方案》,形成“育—办—展”全链闭环,35件提案在部门联合打磨中孕育成型。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建言‘十
此外,2022年创设的“委员履职活动日”已举行29期,成为闪亮名片;“青春正好·营商有我”“庆七一·践初心”等12场主题活动,持续拓展履职广度深度。
“两支队伍”齐解题
近年来,市政协不断激活委员主体作用,着力激发“两支队伍”效能——
政治建设首位推进,市政协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学习培训,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精心打造“在政协听名家讲座”“书香政协·Yue读汇”品牌,共开展156场次学习活动,让委员在书香中明方向、强本领,让机关干部积极投身“模范机关”创建,形成“比服务、拼效能”的生动局面。
构建“周推进、月晒绩、季复盘”链条机制——“周推进”碰头会盘点进度,“月晒绩”主席会议亮绩比学,“季复盘”常委会谋新篇。其重点工作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推进,形成“部署—执行—反馈—提升”闭环,确保善作善成。
“‘一月一主题’机制如同一套缜密而灵动的组合拳,推动政协履职掷地有声、落地见效。”市政协主席沈萌芽表示,将持续完善“选题—破题—解题”工作体系,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在服务大局的赛道上精准发力,在履职为民的实践中彰显温度,用实干书写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莆田答卷”。(记者 王惠兵)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