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动态
农民稳步增收 农村稳定安宁——透视我国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走势
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今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菜篮子”产品供应总量有保障
“我们肉蛋奶、果菜鱼等‘菜篮子’产品供应总量充裕,价格运行平稳,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监督检查司司长王乐君表示。
从生产上看,上半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比均有增长,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旬产量2623万吨,同比增长了110多万亩、170多万吨。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价格上看,上半年“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平均为119.91,同比低4.13个点。总体看,“菜篮子”产品供给在总量上有保障。
据悉,上半年,农业农村部按季度开展了2次例行监测,共抽检31个省份254个大中城市的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涉及5大类133个品种1.53万个样品,包含139项参数,监测合格率97.9%。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须臾不可放松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这5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说。
但从上半年的考核评估和蹲点调研来看,还不同程度存在帮扶产业总体发展质量不高、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发展后劲不足等一些问题。
“返贫致贫的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须臾不可放松。”麦尔丹·木盖提表示,下一步将聚焦4方面发力,确保过渡期圆满收官:
一是提升监测帮扶质效。强化大数据分析预警,畅通农户自主申报途径,简化监测识别程序,进一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二是抓牢产业就业帮扶。指导脱贫地区聚焦主导产业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产业全链条提质增效、全环节带农增收。
三是提高协作帮扶实效。发挥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和社会动员“四支力量”作用,持续开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增效、劳务协作提质“四项行动”。
四是优化完善帮扶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稳住农民增收势头
上半年,农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对增收贡献率达到七成。“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收途径,稳住增收势头。”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介绍。
一是强化农产品产销衔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夏粮早稻收购,全力保障农民顺畅售粮,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多渠道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依托大型农产品电商平台,举办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活动,让优质农产品卖上好价钱。
二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做足“土特产”文章,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三是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加大农村创业培训和支持力度。会同有关部门推广用好订单、定向、定岗培训等管用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育推介特色劳务品牌。(本报记者 司晋丽)
编辑:李敏杰